建筑环境学考试大纲

建筑环境学考试大纲

ID:30500083

大小:4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30

建筑环境学考试大纲_第1页
建筑环境学考试大纲_第2页
建筑环境学考试大纲_第3页
资源描述:

《建筑环境学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环境学考试大纲3建筑环境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建筑外环境1.1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几何关系和定量描述模型。1.2太阳辐射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电磁波谱;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能量的组成成分;太阳辐射作用与地球的热平衡关系;日照的作用。1.3室外气候自然室外气候形成特点和影响因素。1.4城市微气候由于人工的建设活动导致的城市微气候特点和影响因素,包括热岛效应、城市和小区风场、建筑物的布局与日照效果的关系。1.5我国气候分区特点我国两个主要的气候分区法以及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1.6基本概念太阳时、太阳常数、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照度、太阳直射辐射、太阳

2、散射辐射、有效天空温度、大气层消光系数、热岛效应。第二部分建筑热湿环境2.1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透明和半透明材料对太阳辐射的作用。2.2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与得热通过非透明围护结构和透明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特征;不同材料和结构的门窗和墙体的热过程特点;围护结构不稳定传热过程和传湿过程的数学模型。2.3以其他形式进入室内的热量和湿量室内产热产湿和空气渗透带来的得热的特点和定量描述方法。2.4冷负荷与热负荷负荷与得热的关系。2.5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原理国内外负荷计算方法的发展;不同类型负荷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目前国内外典型的建筑热过程与负荷模拟分析软件

3、。2.6基本概念维护结构、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夜间辐射、遮阳系数、得热、太阳得热系数、冷负荷、热负荷。第三部分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3.1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人体的热平衡、人体的温度感受系统、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热感觉、热舒适等原理和理论体系。3.2人体对稳态热环境反应的描述热舒适方程、预测平均评价、有效温度和ASHRAE舒适区等,人体对稳态热环境反应的描述方法。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建筑环境学考试大纲33.3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的研究历史与发展。3.4其他热湿环境的物理度量具有热失调危险的环境中的热湿环境评价指标。3.5热环境与劳动效率劳

4、动效率与外部刺激的关系;热湿环境对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影响。3.6基本概念平均辐射温度、操作温度、热感觉、ASHRAE七点标度、热舒适、吹风感、预测平均评价、有效温度、ASHRAE舒适区、热应力指数、湿黑球温度、风冷却指数。第四部分室内空气品质4.1室内空气品质简介室内空气质量概念的提出与定义的发展;各种不同污染类型的评价指标。4.2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各种污染物类型及危害原理,以及这些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包括气体污染物、生物污染、悬浮颗粒物、微生物、生产过程产生的有害物等。4.3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室内空气品质对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暴露水

5、平评价和主观问卷调查方法。4.4室内空气品质标准国内室内空气品质标准简况。4.5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污染物源头的治理;通新风稀释和合理组织气流;空气净化方法,包括过滤、吸附、紫外灯、臭氧、光催化、低温等离子体等。4.6基本概念室内空气品质、感知空气品质、有机挥发物、传质扩散系数、病态建筑综合症。第五部分通风与气流组织5.1通风(空调)的目的与方法通风(空调)的目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常见送回风形式;气流分布与室内空气质量的关系。5.2室内空气分布的描述参数均匀混合气流组织的描述参数;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污染物排放有效性的描述参数;与热舒适有关的不均匀系数、空气扩散性能指标。5.3气

6、流组织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利用示踪气体测量气流组织参数;国内外适用于气流分布研究的CFD模型的发展和应用。5.4基本概念气流组织、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置换通风、个性化送风、换气次数、空气龄、换气效率、送风可及性、排污效率、余热排除效率、污染物年龄、污染源可及性、不均匀系数、空气扩散性能指标、示踪气体。第六部分建筑声环境6.1建筑声环境的基本知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建筑环境学考试大纲3声学的基本概念;声音的性质;描述声音的物理量。6.2人体对声音环境的反应原理与噪声评价人的听觉特征、等响曲线;噪声的评价和标准,如A声级、NR、NC曲线等。6.3声音传播与衰减的原理声波遇到边界面和障

7、碍物时的传播规律;声音在室外和室内空间的传播;室内声场的稳态分布。6.4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不同吸声材料和建筑吸声结构的性能、作用;隔声原理与构件的隔声特性。6.5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建筑设备系统中控制噪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设备隔声、消声器种类和原理;减振和隔振。6.6基本概念声功率(级)、声强(级)、声压(级)、等响曲线、掩蔽效应、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平均吸声系数、混响半径。第七部分建筑光环境7.1光的性质与度量光学基本原理和概念;基本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