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和编写要求——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和编写要求——

ID:30501375

大小:4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30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和编写要求——_第1页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和编写要求——_第2页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和编写要求——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和编写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及编写要求——《××××》教学大纲(宋体小二加粗)课程名称及代码:(内容:宋体小四号,下同)课程学分与学时:分/学时先修课程:适用专业: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标题:宋体小三号加粗,下同)(内容:宋体小四号,下同)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模块 ××(×学时)(宋体,小四,加粗)项目一名称 (宋体,小四,加粗)1、实验类型:(宋体,小四,下同)2、开设类别:3、实验目的: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四、课程考核方式五、其

2、他(一)作业布置及课外学习要求(二)课程资源1、建议教材(标题:宋体五号加粗,下同)(内容:宋体五号,下同)《××××》(书名),×××(作者),××××(出版社),×年第×版。2、主要参考书《××××》(书名),×××(作者),××××(出版社),×年第×版。3、课外学习资源大纲执笔: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审核签字:教学院领导审核签字:制订(修订)时间:年月日3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一、基本信息应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完整的填写课程的各项信息。1、课程名称及代码:必须与培养方案课程统一。2、课程学分与学时

3、:分别用阿拉伯数字填写。3、先修课程:明确此门课程的直接先修课程。未有先修课程的,则填“无”。4、适用专业:按专业全称填写。若涉及多个专业,则逐一输入填写,每个专业则用“、”分隔。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要求1、课程性质说明该课程性质和类别(性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等,类别:必修或选修)。示例:《××》是全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课程。或《××》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2、课程教学目标阐述本课程与人才培养定位、规格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实际职业岗位能力

4、需求,明确描述课程教学目标,侧重就知识、能力、素质的掌握情况进行表述。强化学生对原理和方法掌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3、课程教学要求:明确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对实验原理、操作规程、仪器性能参数、使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明确学习要求。该部分总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左右。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设计应注意:将课程整体教学目标拆分为若干子目标,明确整体目标与子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各子目标与实验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学时配置,以保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开设实效。2

5、、模块名称命名时应与子目标相对应。根据实验项目需要合理分配模块总学时数。3、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4、开设类别:必修或选修。5、实验目的:主要表述通过本实验项目的教学,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的提高。6、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主要表述本实验项目所涉及的知识、能力,同时在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操作规程;仪器使用,仪器性能参数、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学习要求。7、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教学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同时需提出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一次性耗材和非一次性耗材。

6、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调动学生课内、课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同时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尝试翻转课堂等模式。2.教学组织形式,根据课程特点及实验硬件条件满足情况,合理选择组织形式,包括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单班教学、合班教学;五、课程考核方式(1)过程考核:考核方式与课程成绩占比。(2)期末考核:考核方式与课程成绩占比。注:过程考核范围包括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作业(或实验报告)成绩、期中考试、项目考核等;期末考核方式包括:技能

7、考试、综合考试。六、其他1、作业布置及课外学习要求明确完成实验报告和作业布置的次数及要求;为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合理利用实验室开放,课程见习实践、社会调查等形式,完成课外学习的任务。32、课程资源(1)建议教材选用符合教学大纲需要的最新、权威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编教材。(2)主要参考书作为学生拓展阅读的资料,应起到对教材的有力补充和拓展学生知识的作用。(3)课外学习资源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课外学习资源,如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建设丰富网络学习资源等。七、其他说明1、大纲执笔:执笔教师的姓名。原则上

8、,大纲执笔只有一个人。2、大纲审核: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如教研室主任或专业负责人姓名;教学院领导:教学院院长或副院长。3、制订(修订)时间:即定稿时间,需在规定的时限内。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