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豆科植物》word版

《内蒙古豆科植物》word版

ID:30504241

大小:2.93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30

《内蒙古豆科植物》word版_第1页
《内蒙古豆科植物》word版_第2页
《内蒙古豆科植物》word版_第3页
《内蒙古豆科植物》word版_第4页
《内蒙古豆科植物》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豆科植物》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1甘草11.1植物简介  中文学名:甘草  拉丁学名:Glycyrrhizae  别称: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  属:甘草属11.2生态特征  直立属,叶互生,奇数现状复叶,小叶7~17枚,椭圆形卵状,总状花序腋生,淡紫红色,蝶形花。长圆形夹果,有时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密被棕色刺毛状腺毛。扁圆形种子。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态条件11.3植物特性  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在我国,甘草生长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喜干燥气候,耐寒,野生在干旱的钙质上,排水良好

2、的、地下水位低的砂质壤土栽培。忌地下水位高和涝洼地酸性土壤。土壤中性或微碱性为好。11.4产地分布  内蒙古、山西、甘肃11.5利用价值  11.5.1.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11.5.2.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  11.5.3.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11.5.4.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  11.5.5.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12米口袋豆科米口袋属米口袋12.1植物简介  中

3、药名:地丁(《本草逢源》)  蒙药名:消布音一他不格  别名:小米口袋、甜地丁、莎勒吉日  学名:Gueldenstaedtiaverna(Georgi)Boriss.[豆科]12.2形态特征  年生草本,高4-20厘米,全株被白色长绵毛,果期后毛渐稀少。主根圆锥形或圆柱形、粗壮,不分歧或稍分歧,上端具短缩的茎或根状茎。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多数,丛生于根状茎或短缩茎上端,早春时叶长3-10厘米,后期可达10余厘米或m余厘米,托叶卵形,卵状三角形至披针形,基部与叶柄合生;小叶9-19(21),广椭圆形、椭圆形、长圆形、卵形或近披针形等,长4-15毫米(后期可达40

4、毫米),宽2-7(10)米,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先端钝或圆,有时稍尖或近锐尖,全缘,两面被白色长绵毛,有时表面毛少或近无毛,夏秋以后毛渐少以至无毛。总花梗自叶丛间抽出数个至十数个,顶端集生2-5(8)朵花,排列成伞形;花梗极短,近无梗;苞及小苞披针形至线形;萼钟状,长(5)6-9(10)毫米;花冠紫堇色,旗瓣长(11)12毫米,广卵形至狭卵形或椭圆形、倒卵形等,基部渐狭成爪,翼瓣长8-11毫米,瓣片长圆形,上端稍宽,基部有细爪,龙骨瓣长5-6毫米;子房被毛,花柱上端卷曲。荚果圆筒状,1室,长13-20(22)毫米,宽3-4毫米,被长柔毛。种子肾形,表面有光泽,具

5、浅蜂窝状凹陷。花期4-5月,果期5-7月。12.3产地分布  兴安北部、岭东,兴安南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阴山、阴南丘陵。我国东北、华北;朝鲜、蒙古、苏联(远东、西伯利亚)。生于草原、丘陵坡地及山地灌丛。生于向阳草地、干山坡、沙质地、草甸草原或路旁等处。分布于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及华北、西北、华东、中南,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12.4利用价值主治:中药治痈疽疔疮,瘰疬,目赤肿痛,毒蛇咬伤。蒙药治痈疽疔毒,恶疮等。13狭叶米口袋13.1植物简介  狭叶米口袋:Gueldenstaedtiastenophylla  属种:Guel

6、denstaedtiastenophylla  属名:米口袋属Gueldinstaedtia  科名:豆科Leguminosae  属种名定名:GueldenstaedtiastenophyllaBunge13,2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长柔毛。主根较细长,上端生有多数短茎,短茎上有宿存的托叶。奇数羽状复叶,多数,集生于短茎上端,托叶三角状,基部与叶柄合生;小叶7-19,长圆形至线形,或时常春季小叶近卵形(通常夏秋季变窄,成线状长圆形或线形),长0.2-3.5厘米,宽1-6毫米,基部近圆形或近楔形,先端锐尖或稍尖,少为截形,具小刺尖,全缘,两面被白柔毛,

7、花期毛较密,果期毛少或有时近无毛。总花梗数个自叶丛间抽出,顶端各着生2-3(4)朵花,排列成伞形;花梗短或无梗;苞及小苞披针形,萼钟状,长4-5毫米;花粉紫色,旗瓣长6-8(9)毫米,瓣片近圆形,顶端微凹,基部渐狭成爪,翼瓣比旗瓣短,比龙骨瓣长。荚果圆筒形,长14-18毫米,被灰白色柔毛。花期4-5月,果期5月。13.3产地分布  生于河边沙质地、向阳草地。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和华东。13.4利用价值  全草入药,主治各种化脓性炎症、痈疽恶疮、疔肿,并能止泻痢。东北一些地区曾将本种及米口袋G.verna(Georgi)Boriss.作地丁收购。  14山竹岩黄

8、耆14.1植物简介14.2形态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