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高中历史参赛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高中历史参赛课件

ID:30525386

大小:1.44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3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高中历史参赛课件_第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高中历史参赛课件_第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高中历史参赛课件_第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高中历史参赛课件_第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高中历史参赛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高中历史参赛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球大捷:在北非德军被打败;在苏联红军的1942年春季反击也取得成效;德国潜艇的优势已经不再存在;美国军火也从大西洋西岸源源不断运来。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参赛选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莫斯科保卫战成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保卫莫斯科的苏联士兵钢铁般的勇士们,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斯大林1941年十月革命阅兵式一、莫斯科保卫战希特勒企图,占领莫斯科,在入冬以前打败苏联。他调集了80个师,由包克指挥进攻。10月2日,德军总攻开始。希特勒狂妄宣称10天要攻下莫斯科。他的宣传部长戈

2、培尔竟令柏林各大报留下10月12日头版重要位置准备登载“特别重要消息”。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11月15日,德军51个师开展新攻势,企图南北合围,中间突破。红军三个方面军顽强抵御,德军最突出的部队进至距莫斯科30公里处。12月初,莫斯科地区已是寒冬,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20-30度。希特勒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德军无棉衣,无保暖设备,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枪栓拉不开,武器失灵。而苏军已穿戴上保暖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枪炮套上了保暖套,涂上了防冻润滑油。12月6日,红军开始反攻,不断突破德军防线。到1942年1月中,红军共歼敌55万人,击毁和缴获坦克1500

3、辆。德军向西败退150─300公里。1.莫斯科保卫战--苏德战争第一次大会战2.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意义:1.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标志德国“闪电战”破产3.鼓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具有重大意义俄罗斯虽大,但已无路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苏军一个战斗小组的指挥官发出了这样的呼喊,这个家伙什么时候才起来呀?希特勒“闪击”苏联的计划因苏联红军顽强抵抗而失败,德军被拖入漫长严冬,大量德军被冻死伤。7月到11月是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防御阶段,也是最为艰苦的阶段。俄国人拼命抵抗让德军束手无策,侵苏德军团长威廉·霍夫曼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他们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

4、疲劳,不怕炮火。”从11月到次年2月,苏军转入反攻阶段。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法西斯共损失150万人,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3000架飞机。二、斯大林格勒战役1、爆发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的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毛泽东你如何理解材料中毛泽东所说的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据此谈谈斯大林格勒战役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葬礼:博克、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等战败的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

5、上狼狈溃退。1、具有转折性,此转入战略进攻,并掌握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2、歼灭了法西斯军队的有生力量,对整个反法西斯战局有深远影响。3、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斗争,巩固和发展了反法西斯同盟。2.胜利意义:墓碑:希特勒要求在东线要不惜一切地占领、再占领,但是一队队德国官兵,随着前进的步伐变成了排排墓碑。3、德军失败的原因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苏联的综合国力强大,又有同盟国的支持。德国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又面对严寒。德国是非正义战争,士兵士气低落,缺乏外援。纳粹“胜利快车:1944年初,纳粹的“胜利快车”在斯大林调整过的轨道上,飞驰着走向灭亡。中途岛中途岛海战

6、美日兵力对比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舰载机美国323200日本81180700航空母舰巡洋舰或驱逐舰飞机人数美国11147307日本413322500中途岛海战美日损失中途岛海战美日对比呈现怎样情况?美国为何能获胜?三、中途岛海战“AF”揭密中途岛海战前,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日军电报中频繁出现地点代号“AF”。为确认该地是中途岛,中途岛驻军用被日军破译的密码向美军司令部发出电报,抱怨岛上由于蒸馏水系统故障而缺乏淡水。不久,美军再次截获日军情报部门发给大本部营的密电:“AF”缺乏淡水。“AF”的谜底终于被揭开。太平洋战场转折点“沙漠之狐”隆美尔“沙漠猎手”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在

7、北非战场角逐的德国与英国元帅四、阿拉曼战役背景。1941年初,德军进入北非。纳粹名将隆美尔指挥德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之后,在1942年6月,逼近阿拉曼,英军如果不能取胜,就可能丧失包括埃及在内的整个中东的势力范围,英国同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就会切断。“阿拉曼战役之前,大英帝国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之后,大英帝国战无不胜。”—丘吉尔被刺刀挑出非洲的墨索里尼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像。戈培尔唱机-北非战场转折点二战的几个主要时间二战全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