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参赛教案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参赛教案

ID:30527467

大小:37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31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参赛教案_第1页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参赛教案_第2页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参赛教案_第3页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参赛教案_第4页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参赛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参赛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并进行概括、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表达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掌握改革开放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合作自主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比较,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开放的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培养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与时俱进。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教学难点:经济

2、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方法:启发式、情景教学法、探究讨论法教学思路对外开放的原因——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对外开放的成就及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前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10师:“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歌颂的是什么事吗?生: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师:主要歌颂的是对外开放政策。1979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做出了对外开放的英明的决策,从此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江南岸

3、,又度玉门关。在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中,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二、新课教学(一)对外开放的原因合作探究1:我国为什么要走向对外开放?(学生讨论)课件显示补充材料: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

4、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10(教师总结)(课件显示)1、从世界发展的趋势看,现在的世界史开放的世界;2、从我国历史经验教训中,闭关自守是使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主要原因;3、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迫切要求出发,对外开放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过渡:中国的对外开放绝非偶然,它是在国际有利条件和发展趋势下、在国内推动改革进行和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背景下的必然选择。那么中国是如何进行对外开放的?具体分哪几步走?第一步又是什么?(二)对外开放的过程多媒体出示

5、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演示对外开放的过程。1、经济特区的创办合作探究2:(1)国家为什么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2)经济特区“特”在何处?(3)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件展示文字与相关图片:(1)靠近港、澳,靠近国际市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华侨多;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2)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特殊渠道。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

6、会主义方向。特区的“特”10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3)经济特区的创办的作用和影响: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对沿海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探索与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宝贵的经验。过渡:经济特区的创办,使深圳等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件展示经济特区的新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设的巨大成功,使党和政府坚定了对外开放的信心,并决定在沿海其他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2、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区的开辟多媒体展示地图,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4个经济开放区,让学生准确把握开放的区位。

7、合作探究3: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4个沿海开放区形成了连接南北的经济开放地带,想一想这一经济开放地带在对外开放中有何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技术条件等方面来分析)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课件展示。过渡:正是凭借着这些优越的条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沿海开放地带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但一个国家实力的增强,需要各地区均衡发展,这样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将开放区域由沿海推进到沿江、沿边、内陆省会城市,由点到线到面全面铺开。103、开放沿江、沿边、内陆省会城市(课件展示)过渡:

8、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