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教育中人文价值的缺失与重构

现代性教育中人文价值的缺失与重构

ID:30543987

大小:11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31

现代性教育中人文价值的缺失与重构_第1页
现代性教育中人文价值的缺失与重构_第2页
现代性教育中人文价值的缺失与重构_第3页
现代性教育中人文价值的缺失与重构_第4页
现代性教育中人文价值的缺失与重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性教育中人文价值的缺失与重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性教育中人文价值的缺失与重构  [摘要]现代性教育中逐渐显现出了教育行政化、功利化和知识化的价值取向,教育的工具化掩盖了其人文价值本性。现代社会中人本价值的缺失和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使教育人文价值的虚无化成为现代性教育的主要危机。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彰显生命”的人文价值,才能使教育重新焕发活力,成为社会和人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教育性活动。  [关键词]价值虚无人文价值现代性教育教育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2-0076-04  尽管近几年教育

2、课程改革步伐不断加大,但现代性教育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盛行、高校专业设置盲目、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等问题,这些教育问题都是教育人文价值失落的最直接表现。周国平先生关于“我们还有没有教育”的质问,其实是对丧失“教育性”的拷问,而逐渐失去“教育性”的症结就在于教育人文价值的虚无化。因此,深入挖掘现代性教育中人文价值缺失的根源以及缺失的表现形式尤为关键。  一、现代性教育中人文价值缺失的表现形式  在现代性教育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教育人文价值经历了从消解到缺失的过程,缺失的不仅包括传入中国的西方教育文化,还包括中国传统的人文价值理想。教

3、育演变成缺乏“教育性”10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活动,教育失去了其本质的人文价值信仰,主要表现在学术的行政化、功能的功利化和内容的知识化三方面。  (一)教育学术的行政化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官员教授”、“官员名师”现象是教育行政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从弗莱雷“教育即政治”的论断开始,对教育本质的理解问题上就从人文学科转变为社会学科,教育本质发展成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学校教育机构的官场化、企业化和应试化使教育丧失了自身的独立地位和独特品质,另外,随着教育价值主体的不断改变,教育的人文价值地位也不断起伏、扬弃

4、甚至异化。国家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初始主体,教育的使命是深思熟虑为每个人寻找合适的环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后期的价值主体经历了社会、集体、个人和教育自身主体的复杂变化。因而,现代性教育价值取向包含许多意识形态因素,社会、集体、个人甚至学校这类教育机构由于受到现实群体或集团利益权力的影响,其价值取向变得扭曲。由于价值取向始终按照主体“需要-满足”的方式来进行选择,现代性教育的价值取向变得失去了本质上的理想与追求,同时,政治对教育领域的渗透作用,促使了教育行政化、机构化的发展趋势,标志着教育丧失了自我实现与内在超越的价值。 

5、 (二)教育工具的功利化  在现代社会中,多数人群对教育的狂热追求并不是由于教育助人向上的强大功能,而是教育工具化的功利性表现,比如,逐年上升的“择校”10热潮,教育逐渐成为教育者或教育机构牟利的手段,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水平差异而导致教育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教育价值观的扭曲常常容易被人忽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认知和追捧,也只是由于教育资源的获得与经济收入、劳动就业、社会地位等经济社会效益直接相关,教育沦为人们获取上层社会地位和较高经济收入的工具。这种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情绪,得到了多数人群的广泛赞同,是现代社会及教

6、育伦理所“默认”的存在事实,其中更蕴含了教育、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内在价值逻辑。学校的教育价值被经济、社会价值所取代,人们对教育的追逐也只是对经济、社会价值的盲从,教育与生计息息相关,家长因为生计而支持教育,又因为生计无用而忽视教育,由于生计的维持而放弃教育,说明教育并没有脱离生计,教育的功利性价值仍然广泛存在。  教师与学术研究者往往被理解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型代表,这也是中国“伦理型”文化所推崇的,属于“超人”的价值范畴,而否定了人的物质性,激化了教师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教师薪金分配的不合理,以及学术研究者生存困境

7、的现象,深深触动了教育的人文价值观念。这是教育在放逐、摧毁自己的过程,教师不得不走向社会,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以维持生计,这也成为教师主体走向消亡的根源所在。  (三)教育内容的知识化  1增值性知识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  自斯宾塞提出“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开始,知识权威在教育世界中就不断泛化,它迎合了现代人急功近利的思维形式,摧毁了教育的人文价值本质。教育目的逐渐由培育人转向知识的灌输,教育的主体逐渐由人变为物,教育内容被学科知识所宰制,知识成为了新的权威事物。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重理轻文的观点深入人心。高等教育

8、将知识以10“热门”或者“冷门”这种中性称谓来表述,隐藏起了知识的优劣价值,专业的设置并不是为了因材施教,而是市场在学校中的扩展延伸。科学主义的过渡繁荣以及人文科学的价值扭曲成为助推的力量,人文科学的教育目标由过去培养“有教养的人”转变为“学术预备教育”,更为讽刺的是,这种“学术预备教育”给人文科学留下了最后的生存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