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改革探讨

ID:30546972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3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改革探讨_第1页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改革探讨_第2页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改革探讨_第3页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改革探讨_第4页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改革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改革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改革探讨  【摘要】阐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必要性,分析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状,讨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111-02  高等教育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种职能彻底改变了传统大学的模式。高等学校在保证人才培养任务的前提下,依托教学、科研、人才和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向社会提供直接性的、服务性的,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各行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生产第一线专业人

2、才的重要任务。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改革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必要性6  高职院校具有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各种生产设备设施配备齐全,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为企业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的技术人才,专业课程以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技能实训场地模拟企业生产模式建立。因此,高职院校有能力为企业提供员工的提高培训项目,也有能力为企业提供新技术应用指导。此外,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

3、业,由于自身的原因,无论是从高技能人才需求还是从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需要得到高职院校的支持。同时,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强大的网络信息,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应实现社会共享。因此,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已经着手进行社会服务的有关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其社会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常常有一定的差距,校企合作开展不够全面,合作形式基本停留在为企业技术人员培训这一项目上,而普遍应用于高职教学中的先进技术、新工艺并没有在企业的生产

4、中得到推广应用,不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生产效益;学校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共拥有的丰富资源和先进的网络信息不能被社会共享;学校没有制订出一整套社会服务的改革方案,使服务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改变现状,使高职院校从单纯的人才培养功能转变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大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改革措施6  (一)制订完整的社会服务改革方案及激励机制。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注重坚持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高校在更好地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新的跨越。因此,为了

5、全面开展社会服务工作,高职院校应制订一整套改革方案,以系、专业团队或教师为对象,提出每年所完成的社会服务任务。把各项任务作为教学教研项目,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目标、实施进程及实施方案,由学校与相关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进行协调,项目负责团队与企业共同实施,并给予相关人员相对宽裕的时间及空间,使服务项目能按时按质完成。同时,高职院校应制订优惠政策,对完成任务的系、专业团队和教师进行激励。高职院校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开展社会服务的教师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主要是给相关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时间、信息、经费、实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二是将参与社会服务

6、的教师所作出的工作实绩,作为晋升职称、获得奖励的条件之一;三是把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作为绩效考核的条件之一,并与绩效工资挂勾。  (二)构建完整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效果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应构建完整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效果评价体系,用于对实施的社会服务改革方案作出合理的评价,使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更具实效性。指标体系可分为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是服务社会的方式和途径,如科研项目的应用推广、行业的技术支持、企业员工培训、农民工上岗培训等;二级指标是服务社会的各种项目的量化指标,如项目完成后创造的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效果等;三级指标是进行具体的工作量化,如完成的项目的工

7、作量、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学校对外技术服务所得款额、培训企业员工数量等。对不同等级的指标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加以细化,使得评价体系更加具体,也使对社会服务项目的效果评估工作易于操作,从而使指标体系更加准确完善。同时,高职6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将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效果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评估、监督等手段来刺激高职院校主动为地方服务,为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提供更多的与各行业及社会联系的渠道。通过政府的支持与学校的努力,高职院校在与社会的互动、合作中,真正实现共赢。  (三)与企业共同推广科研成

8、果、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高职院校教学中,除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