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

ID:30557072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31

地方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_第1页
地方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_第2页
地方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_第3页
地方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_第4页
地方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方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在分析建筑行业发展对土建类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卓越教育培养计划”的建设要求,探讨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问题。研究表明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一批具有工程背景的专业教师、建立学校层面联合培养的保障机制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土建类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

2、4-9324(2013)22-0205-02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为推进高等工程教育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2010年、2011年教育部连续启动第一批(61所)、第二批(133所)试点高校工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树立了工程教育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观念,将面向工业界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作为其首要目标。该计划以把握企业实际需求为前提,

3、考虑行业特点以及对对应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提出工程教育要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强调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创立人才培养新机制,要求双方在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制定以及培养过程实施要紧密合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促进高校工科教育回归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非常关键。  一、建筑行业发展对土建类专业人才需求及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国家的重要工程行业对国民经济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土建类专业(包括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电气及

4、智能化)的内涵发生变化。对技术人员从单纯的技术要求转到要求技术人员精技术,善经营,懂管理。2010年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土建类专业实施该计划是通过教育部与住建部进行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虽然土建类专业在上世纪90年代就由原建设部开始进行专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但卓越计划实施对土建类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设置“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院校有430多所且绝大多数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多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要求,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2010年、2011年试点

5、院校中开展土建类专业试点的地方院校并不多。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国内已有34所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中985院校11所(2010年10所,2011年1所),211院校7所(2010年5所,2011年2所),地方一般院校16所(2010年6所,2011年10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6做工程训练,要求制定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土建类专业建立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开展相应教学体系尤其

6、是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地方院校发展一般是依托于当地经济建设发展,而且学生培养基本上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主。北京工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211”大学,明确提出“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指导思想。因此,土建类专业要着眼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以及复合型人才。这样不但能满足未来发展需要,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土木工程师,同时也能够在多语言环境下工作,并具备国际竞争能力。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提升现有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迄今为止,美国三分之一的高校(约90

7、0多所)已经实行产学合作教育。1906年辛辛那提大学工学院院长赫尔曼?施奈德(HermanSchneider)首次提出了产学合作教育。近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产学合作教育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内土建类专业目前实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一般是学校在一定阶段派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生产技术实践、完成毕业设计等。但是,企业对学生学习组织参与很少或者基本不参与。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建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要求在本科阶段四年学习中必须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工作。在企业的学习是联合培养,其实质是以产学合作教育

8、的模式培养工程师而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实习,更强调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深层次介入。因此,高校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尤其是实现双方“共赢”模式来调动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积极性。安排学生学习知识以便能够尽早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需要对现有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提升,要注意从联合机制的内涵进行发展。高校土建类专业和建筑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包括:①遵照建筑行业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与行业部门共同制定行业标准。②6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上,高校与建筑行业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