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三忌”

家访“三忌”

ID:3056456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家访“三忌”_第1页
家访“三忌”_第2页
家访“三忌”_第3页
家访“三忌”_第4页
家访“三忌”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访“三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家访“三忌”  【关键词】家访家庭教育教育合力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B-0037-02  青少年是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多种教育影响下成长的,为了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应协调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福禄贝尔指出:“学校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学校与家庭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

2、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主要方式。尽管现在的通讯工具很发达,但家访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家长的职业、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环境和氛围等具体情况,是很难通过电话或网络通讯了解到的。怎样进行家访,这关系到家访能否取得成效以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否协调一致的关键。为了使家访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家访应注意哪些问题?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家访切忌形式化5  许多学校都认识到家访的重要性,纷纷要求教师进行家访,有的学校还给教师下任务:每个教师在一个学期内,至少要进行规定次数的家访,

3、并且要做好家访记录。学校通过询问学生或联系家长,检查教师是否完成家访任务。这一措施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家访的高度重视,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笔者认为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有的老师为了完成任务,一个晚上就走访四五个学生的家庭,板凳还没有坐热,嘴还没有碰到茶,就起身告辞,生怕误了“下一站”。这样的家访纯属敷衍,流于行式,目的不明确,谈话无主题,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不仅有损教师的形象,引起家长的不满,更严重的是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鉴于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学校重视家访,应重视帮助教师明确家访的意义和

4、指导教师如何进行家访,让教师真正认识到家访不是任务,更不是包袱,而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家访的意义在于,与家长互通情况、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与家长就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共同研究、交换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使教育的效果取得一致。教师只有懂得了家访的真正意义和重要价值,才会提高认识,告别形式化,由“要我去家访”转变为“我要去家访”,使家访取得实际效果。  其次。家访切忌“登门告状”  每接任新班级,我都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家访。当我

5、在新班级宣布要到每个学生家里家访时,学生罗某向我求情,说他的父母是做生意的,早出晚归,很少在家,不用“劳驾”我了。对此,我感到纳闷,觉得更有必要到他家家访。他知道无法改变我的决定后,只好又请求我别在家长面前说他的“坏话”5,我表示一定不会,但他还是不放心,直到我和他拉钩他才勉强答应。去家访的那个晚上,他以为我是外地人,不熟悉学校到他家的交通路线,所以故意带我绕远路,拖延时间,想让我放弃家访。为了尊重他、保护他的自尊心。我假装不懂。他带着我兜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他家。他低着头向出来迎接我的母亲介绍道:“妈,这是

6、我的班主任朱老师。”说完就想躲进房间,我却把他拉住坐在我身边。“这小子,又惹什么祸了?”他的父亲边从房间走出来边说道。家访的过程很愉快。我遵守承诺,没有在他父母面前“告状”,反而夸奖他在学校的各种良好表现。我留意到他的神情由最初的紧张不安而慢慢放松,后来竟和我们说笑起来,还主动提及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表示今后一定努力做好。第二天,我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一段他对我的告白:  以前,家访对我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有好几次,老师走后,爸爸就把我关起来严加训斥。可是这一次却不同。我上课经常不听课,有时还在您的课堂上捣

7、乱。作业都是抄同学的,更过分的是我欺骗了您――毋.爸妈不是做生意的,而是在单位上班的;学校到我家只需走十几分钟。可我却带着您绕了一个多小时。其实这些您都知道,可您却一字不提,反而还在爸妈面前为我说了许多好话,我很感动,有种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感觉。您走后,爸爸竟然带我上街吃宵夜。您知道吗,这是那么多次家访后,我得到的唯一的奖赏,因为以前从爸爸那里得到的都是责骂……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不愿意让我去家访,是担心我“登门告状”,给他带来“灾难”,难怪有句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老师来我家,老师来了我倒

8、茶,老师走了我挨打。”家访是一次主动的倾听和发现,应以关怀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为出发点。因此,为了不让家长和学生产生误解,教师应经常进行家访,而不是等学生出了问题才登门,使家访变成“告状”5。这样的家访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深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隔阂,使矛盾激化,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使今后的工作难度加大。在家访的过程中,教师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时,应以表扬、鼓励为主,提出批评也应适度、诚恳、坦率;谈话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