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与中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习题

中外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与中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习题

ID:30585653

大小:177.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1

中外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与中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习题_第1页
中外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与中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习题_第2页
中外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与中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习题_第3页
中外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与中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习题_第4页
中外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与中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与中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http://www.docin.com/sundae_meng专练三中外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与中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一、选择题1.(2013·肇庆模拟)春秋战国是个大变革的时代,其中政治体制的“变”体现在(  )。①从禅让到世袭 ②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③从井田制到私有制 ④从宗法制到官僚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结合所学知识,②④符合题意;①在夏朝时出现,③不属于政治变革,故选D。答案 D2.(2013·湖北联考)学者裴钰认为中国近代文明应该从19世纪开启,并强调:“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

2、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解析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转型。从材料信息“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可知,该战争使清王朝被迫卷入到世界之中,中国被迫开放,被动地步入近代世界。故该战争是中国新的社会转型的开端。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题意。答案 A3.(2013·福州质检)学者陈旭

3、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这里的“分界线”突出表现在(  )。A.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来源:学科网ZXXK]B.颁布《临时约法》,实行政党政治C.鼓励发展工商,实业救国成为潮流D.断发易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http://www.docin.com/sundae_meng解析 题干描述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即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故A项正确;B、C、D三项虽然都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但都不符合题干“分界

4、线”的含义,均排除。答案 A4.(2013·佛山质检)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农耕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来源:Zxxk.Com]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A项是在鸦片战争以后;C项表述错误;D项对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表述也错误。明清时期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故选B。答案 B5.(2013·德州联考)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

5、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A.深受外部的影响B.有继承地发展C.艰巨曲折地发展D.在沉沦中上升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时期的历史发展特点。由材料中“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向近代化转变的”可知,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深受外部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 A6.(2013·云南三市联考)中国在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将原国务院体改办和国家经贸委部分职能并入,改组为“国家

6、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一机构名称的变化反映出中国(  )。A.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B.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http://www.docin.com/sundae_meng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解析 市场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计划,A项错误;B、D两项材料无从体现;从“国家计划委员会”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变化,反映出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C项正确。答案 C7.(2013·黄冈模拟)1984年,中共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行政

7、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把改革的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B.规范发展模式,提高发展速度C.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管理方式[来源:学.科.网]D.为形成对外开放格局作物质上的准备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时期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推动生产力发展。故选C项。答案 C8.(2013·河北质检)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家庭联

8、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