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淮同城化工业走廊规划(2010-

合淮同城化工业走廊规划(2010-

ID:30590552

大小:89.14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1-01

合淮同城化工业走廊规划(2010-_第1页
合淮同城化工业走廊规划(2010-_第2页
合淮同城化工业走廊规划(2010-_第3页
合淮同城化工业走廊规划(2010-_第4页
合淮同城化工业走廊规划(2010-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淮同城化工业走廊规划(20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合淮同城化工业走廊规划(2010-2015)序言合肥、淮南同城化工业走廊(以下简称工业走廊),是加快构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做大做强合肥经济圈,扎实推进合淮同城化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创新型区域的积极探索。根据安徽省政府《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制定本规划,以指导和推进工业走廊建设。规划范围为淮南淮河以南至合肥北二环以北的区域,以206国道、合九路(合肥-水家湖-九龙岗)、合淮大道(合肥蒙城北路-淮南中兴路)三条主要干道为发展的主轴线,包括合肥北部城区和淮南南部城区以及长丰县沿主轴线两侧的

2、乡镇,并拓展到淮南毛集实验区和八凤工业带。规划重点是上述区域的产业园区。规划期为2010年至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第一章背景与意义第一节发展基础工业走廊区位优越,地处皖中与皖北的过渡地带,位于泛长三角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大战略区域的重要区段。工业走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园区众多,是合肥和淮南相向发展的纵深腹地,具备发展工业的诸多有利条件。交通优势明显。工业走廊内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已形成水陆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公路方面,合淮路、合九路沟通南北,206国道与合淮阜高速纵贯全境,且合淮阜高速

3、与合宁、合徐、合武等高速公路相连,形成了便捷的对外通道。铁路方面,境内有淮南铁路,与京沪、京杭、宁西铁路相通;合淮蚌高速铁路正在建设当中,通行后工业走廊将进入北京3小时通勤圈。航空方面,正在建设的新桥国际机场位于工业走廊西南角,属于4E级(目前国内最高飞行区等级)区域性中心机场,2010年建成后可供目前世界上已投入商务运营的所有飞机起降。水运方面,工业走廊内水系纵横,水路运输十分方便,可直达长江、淮河;“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后,境内水运将更加发达。资源禀赋良好。工业走廊及其周边地区资源十分丰富。一是土地资源较多。工业走廊位于江淮分水岭地区,以丘陵岗地为主,地

4、势相对平坦,工业开发程度较低,可用于发展工业的土地较多。二是水资源充沛。工业走廊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距工业走廊仅20公里,全国最大灌区的淠史杭灌区连通皖西“五大水库”,区域内有瓦埠湖、高塘湖等众多湖泊,为工业走廊提供了可靠、优质、丰富的水源。三是矿产资源多样。工业走廊及其周边地区蕴藏大量矿产资源,淮南煤炭,霍邱、庐江铁矿,凤阳石英石,巢湖石膏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四是农业资源充足。工业走廊地区素有“皖中粮仓”的美誉,主产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蔬菜和瓜果等,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料、奶制品、瘦肉型猪及草莓等生产基地。五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工

5、业走廊地区是全省的人口密集区,人口规模大,劳动力成本低,仅相当于发达地区的二分之一左右。六是科教资源雄厚。合肥和淮南两市的科技教育事业发达,共拥有科研机构约300家、各类高校及专业技术学校80多所,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城市辐射能力强。合肥和淮南两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工业基础日渐雄厚。两市是安徽省商贸、物流、金融、信息的核心地区,各类商贸市场遍布,物流方便快捷,金融、证券、保险体系健全,中介、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快速,可为工业走廊建设提供运输、融资、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配套服务。随着两市中心城区的扩张和产

6、业外迁,工业走廊将成为发展工业的最佳地带和优选腹地。园区初具规模。工业走廊内园区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共有各类工业园区20多个,其中省级及以上开发区7个。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工业园区有3个,10亿元以上的有7个。多数园区基础设施完善,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各园区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基本形成。工业走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产业发展不足。工业走廊内开发密度相对较小,产业规模不大,基础较薄弱。二是缺乏统一规划。各工业园区存在产业定位模糊、相关配套设施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三是协调机制尚需完善。合淮同城化战略实施以来,合

7、淮两市已在交通、产业、科技、信息、文化等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是区域合作共建机制还没有形成。第二节发展环境当前,工业走廊面临着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扩大内需政策稳步推进。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负面效应的趋弱和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经济正逐步摆脱危机的影响,进入新一轮扩张期。我国扩大内需政策将长期稳步推进,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内消费市场进一步启动,为工业走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国已启动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快发展工业的条件更加有利,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工业走廊建设处在最佳战略机遇期。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快实施。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大对该地区的政策、资金、重大项目

8、布局等方面的支持,计划将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