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力”与“感受力”培养阅读教学的灵魂

“理解力”与“感受力”培养阅读教学的灵魂

ID:30599208

大小:11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1

“理解力”与“感受力”培养阅读教学的灵魂_第1页
“理解力”与“感受力”培养阅读教学的灵魂_第2页
“理解力”与“感受力”培养阅读教学的灵魂_第3页
“理解力”与“感受力”培养阅读教学的灵魂_第4页
“理解力”与“感受力”培养阅读教学的灵魂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解力”与“感受力”培养阅读教学的灵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理解力”与“感受力”培养阅读教学的灵魂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在“阅读”部分出现了许多新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鲜明地提出“理解力”、“感受力”概念,将一般对文本理解和感悟,转变为学生语文阅读实践能力。对学生要求从“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到“转变为语文实践的能力”,这一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跃。  从心理学角度看,“理解力”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及本质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具体体现为“理解的正确与错误,理解能力的强与弱”;“感受力”是指人们对客观刺激的感觉能力,它存在于学生学习

2、整个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理解力”和“感受力”应该成为阅读的“灵魂”,成为新一轮阅读教学的重点。要达成此项目标,从阅读实践体验中培养、巩固和提升“理解力”和“感受力”。  “2011版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学生们读得是否正确、深透,离不开正确的理解。  如何在阅读实践体验中提升“理解力”、“感受力”呢?  一、在“阅读方法”中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感受力”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掌握阅读基本方法,在“阅”字头上狠下功夫。10

3、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后,笔者曾安排了一道阅读文段测试题,文段是一首诗: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我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让我们在“阅”上下功夫来进行如下解读:  该诗写什么:月,一轮圆月;  如何体现写圆月:“从柳树梢头望我”,“你圆”,“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满”;  时间跨度:“三十年前”、“三十年后”;  地域变化:“柳树梢头”、“椰树梢头”(温带“植物”――热带“植物”);  情感因素:“圆”、“满”、“酒”、

4、“乡愁”;  朗读基调:第一诗节“纯情”,第二诗节“愁绪”。  梳理结果:通过以上解读,“一首乡愁诗,诗人借月抒怀,表达对大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整体轮廓浮现出来了,可以命制成阅读题的“10知识要素”和“情感要素”也已经掌握。这一方法,可以初步培养学生阅读的“理解力”和“感受力”。  二、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学生的“理解力”、“感受力”  要尊重学生阅读实践,珍惜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指导并引领学生逐步把握正确的阅读理解方向,突出在“读”上下功夫。  在《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时,可将重点体现在诵读上,以“读

5、”为主线。如设计“初读―译读―研读―品读―悟读”五个环节,以“读”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拓展,在诵读中吃透文本。  在“浏览”基础上再深入,那就是“品读”。  写月色:“水中藻、荇交横”。  品:用动态美来衬托静态美,把月色写活。曾经有人探究“月光澄澈,竹柏之影才能边缘锐利,清晰可辨,反之则模糊一团”。可见,苏轼那晚看到的月光应该不是一般的澄澈,否则,即使有影子,也不会产生“藻、荇交横”的效果。  写竹柏影:“盖竹柏影也”。  品:文中这句话妙处在于一个“盖”字。“盖”字含“原来如此,恍然大悟

6、”的意思,有“沉醉”与“发现”双重审美快感在内。这一句对于月色的描写,可用苏轼自己话评价:“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苏轼《答谢民师书》)  最后三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0  品:此三句显然是点睛之笔。月夜和松柏,都为常物,但用审美眼光观赏、体验的“闲人”却不多。这一句里,时空突然延伸放大,镜头也就从特写切到了远景,从朗月映照下的承天寺,扩展到茫茫宇宙,引发人的无尽遐思,也表现了苏轼作为“达人”和“哲人”的一面。

7、而从叙述的语言来看,两个反问句一改前文平静语气,陡然一转,平地起波澜,拨动人的思想之弦,紧接着再引出一个“闲人”,含无尽意味于其中。  这就是咀嚼,这就是品味,这就是阅读中的“品读”!阅读教学不在于教学生知识多少,而在于增加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让他们变得敏锐起来,进而提高他们对文字和语言的感受力。  三、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理解力”、“感受力”  阅读,说白了就是“看书读报并能领会其内容并作出评判或鉴赏”;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这项技能。学生要明白“看什么”和“怎么看”并能“领

8、会其内容”,加大阅读积累,投入阅读情感,提升阅读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就尤其重要。下面,我们解剖一则“阅读教学案例”。  身后的眼睛  王晨  女孩18岁,如花的年龄,一头瀑布似的长发从姣好的面庞倾泻,婀娜的身姿如柳枝搬左右摇曳,一双大大的眼睛晶莹剔透,丝毫不比电视上的明星逊色。  走在街上,女孩的回头率很高。谁让我长得漂亮呢,女孩甜甜地想。  可是最近女孩常常觉得身后有一双不太友好的眼睛。  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