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段写话教学的实践思考

低年段写话教学的实践思考

ID:30602265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1

低年段写话教学的实践思考_第1页
低年段写话教学的实践思考_第2页
低年段写话教学的实践思考_第3页
低年段写话教学的实践思考_第4页
低年段写话教学的实践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年段写话教学的实践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低年段写话教学的实践思考  摘要:从知识存在方式的角度分析“画”“话”共振的写话教学,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其变革的意义与价值。“画”“话”相通达成对不同知识存在方式的合理关照,有效发挥了不同知识的语文教育功能。借助绘画“图像”的直观性特征,改变比较抽象的语言教学过程,可帮助儿童轻松迈入低年段写话之门。  关键词:写话教学;知识存在方式;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6-0077-03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让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

2、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自身的视野,达成课程标准所预期的语文素养。“画”“话”结合的低年段写话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践行。“画自己喜欢的画,写自己想说的话”,体现了一种新鲜有趣的整合性表达,绘画和语言成为儿童不同的表达工具,为他们更好的学习搭建对接平台。对“画”“话”结合的写话教学可以进行多重视角的分析,而知识是教育的核心命题,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观,怎么理解知识就会采用何种教学范式。从知识存在方式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写话教学变革的意义与价值。  一、画与话:不同的知识

3、存在方式  “6我们生活于知识之中,通过知识我们理解了世界,理解了人类自身,也理解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位置。”[1]知识体系是丰富多样的,对知识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不同的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不同的知识观有不同的知识分类理论与知识分类标准,因此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分类,有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有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有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形象知识和抽象知识……实在难以穷尽。恰恰是这些分类体现出我们对知识的观点与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知识存在的特点与样态,深化我们对知识的把握,为我们更好地

4、理解教育提供支撑。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知识观与教育的固有联系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斩断;进一步讲,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要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而是教育如何看待知识观以及教育改革如何看待知识观转变的问题。”[2]丰富合理的知识观会帮助我们在教育教学方面作出更加合理的判断与选择,让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不同的功能与作用。  “面对语文课程的现状,首先需要反思与重构的不是语文知识体系本身,而是历经百年而形成的语文知识观。”[3]的确,写话教学变革的前提是知识观的理解问题,也就是教育观、教学观的问题。“画

5、”与“话”是两种以不同方式存在的知识,并呈现出差异较大的外在表征。“画”是形象化的知识,“话”则是比较抽象化的知识,对它们的不同定位意味着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使之统整起来为语文教学服务。低年段的学生处于抽象能力不强的时期,一下子就把看到和想到的东西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相当的难度。但是,“画”则具有比较强的直观性、形象性,符合儿童这个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这样一来,“画”“话”6结合可以有效把握低年段写话的规律,以生动有序的方式展开,寻找适合他们的写话教学策略。  二、以画入手:贴近儿童的形象

6、化知识  从古代的“题画诗”到现代的“绘本”,都充分显示出写作与绘画之间的紧密联系,正如卢梭所言:“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4]因此,一旦我们确定了儿童立场,形象直观的“画”自然就成为学生亲近写作的初始阶段,为后续的写话提供了重要的逻辑起点和前提。关键是这些绘画要真正成为与儿童经验匹配的形象化知识。为此,笔者尝试探索了几种“画画”的路径:  1.从生活中“找画”  生活就是鲜活的知识,生活是最活生生的教育,学生的知识获得

7、离不开生活,一旦把生活从教育中抽离,教育也根本就不存在了。因此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反思生活,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和聆听生活的耳朵,以便在细微的变化中感受生活的节奏,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绘画“素材”。进而对零散的素材进行收集整理,最后把其中最有意思的事画下来。  2.从故事中“取画”  童话在儿童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青春期以前的儿童不会区别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在成人看来无生命的事物,在儿童眼里都是活的,有意识的,如童话中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能讲话。面对“童话”,

8、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6、7岁儿童具有典型的“童话幻想心理”6,故事画符合儿童内心(精神)世界所要经历的旅程,可以表达儿童内心世界。所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话题永远离不开动物、植物、精灵……这些成为绘画内容的重要来源。  3.在活动中“谋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综合性学习”明确提出:“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最乐于参加的,这些活动往往会成为小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