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调重弹”走向“老调新唱”

从“老调重弹”走向“老调新唱”

ID:30602283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1

从“老调重弹”走向“老调新唱”_第1页
从“老调重弹”走向“老调新唱”_第2页
从“老调重弹”走向“老调新唱”_第3页
从“老调重弹”走向“老调新唱”_第4页
从“老调重弹”走向“老调新唱”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老调重弹”走向“老调新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老调重弹”走向“老调新唱”  备课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因而各校将此作为教学常规重要部分纳入教学管理之中。但是,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在备课管理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真解析与应对。  一、积重难返――备课管理的弊端  课前备课为课堂教学服务,备课的这一显著功能普遍被教师们认同。但在备课管理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备课不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应付检查”,这已司空见惯。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近期我们在归纳整理教师们的意见后,发现学校在备课管理上确实存在顽固的弊病。  1.重数量,轻质量――备课检查无实效  学

2、校安排的每一次教案检查最终都是以“无用功”收场。固然,我们不可否认在备课检查中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难以检测到真正的备课质量,只看教案全不全、详细不详细、格式是否规范等等。有时候甚至为了可笑的“量化”考核的方便,以“数教案”为检查方式。这些忽视备课实质的行政化的检查,也扭曲了教师们备课的美好初衷,所以导致教师们以“应付”来对待平日的备课。这样一种无效劳动,浪费了教师们宝贵的工作时间,到头来也还是徒劳而无功。但是要改革却谈何容易!  2.多统一,少变革――备课形式无个性6  备课作为一项教学常规

3、,学校例行检查时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流程,杜绝“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但是,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错误理解,“不是有教学需要而备课,而是学校有检查的需要而备课”。备课的初衷是希望教师们有所思考再步入课堂。但学校将检查的切入点放在物化的备课本上,为了给教师一个固有的学习模式,对教师的备课要求也往往搞“一刀切”,特地制作格式统一的备课纸,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科教师的要求基本是大同小异。结果是毫无个性的备课,既不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让备课流于形式。  3.重规定,轻能力――备课活动无指导  综观历年来我们学校的备

4、课管理只是履行了检查的功能,而忽视了管理者指导的职责,或者是简单地将对新教师的备课指导交给师傅解决。近年来,学校五年教龄以内的新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40%左右,这些教师很多在态度上是认真的,他们模仿教案,依赖教参,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水平有限。但平时的备课管理从来没有真正去解决落实过这个问题,于是新教师只能是在师傅们的鼓励、默认或是些许的“点化”下自己一路“摸索”,所以备课能力也没有因为加强了备课管理而有所提高。  备课管理中的问题是一个多年来的大问题,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存在,每个管理者都知道,每个教师都在应付对

5、待。尽管人人都“深恶痛绝”,却“无力整改”。为此,几年来,学校也一直在艰难地做一些尝试。  二、推陈出新――备课管理出新招  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对教师教学有用的教案呢?教师们究竟该怎样备课来产生一堂堂有效的课呢?这一直是我们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在原来的基础上尝试微改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6  1.凸显个性,从名优骨干教师入手,使备课形式因人而异  备课其实只要能促进平常的课堂教学,形式如何其实无伤大雅。根据实情,每个教师的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们通过备课要解决的问题估计也不尽相同,不同学科的教师所关注的教学

6、知识点和教学能力,以及使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统一的要求、固有的模式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我们学校要求三年以内教龄的新教师手写详案,三至五年教龄的教师可以详案简案结合,详案的比例不少于30%。五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可以循环使用老的教案,但是必须要有调整和改进,所以学校设计教案纸时在“教学设计”的右侧专门添加了一栏“二度修改栏”,供教师们在原来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修改。对于学校的名优骨干教师,学校新出台了“0”备课制度,目的就是为了摒弃一些“以抄代写”“教后备课”等不良现象,为此学校专门

7、制定了《名优骨干教师备课微改革方案》,让学校的12位名优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自主选择。以下是“0备课”的自主选项:  ①读一读。包括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教案集、学生的练习册等,当然还可以看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刊登在网上或者教学杂志上的资料。②画一画。在教师用书或者是教材上画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要关注的问题等。③聊一聊。养成在办公室和平行班教师聊课的习惯。可以聊一聊对教学内容、实施方法的不同意见,也可以聊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观点和想法。要注重解决实质性的问题。④标一标。提前把这节课的要点写

8、到书上,可以是知识点、教学技巧、授课思路等。和以往的教案不同,它可以只写老师认为需要写的点,而不用面面俱到,力求体现备课的实用性。6  2.讲究实用性,从听“推门课”入手,让备课内容与课堂教学保持一致  学校减少了集中检查备课的方式,变为突击式检查。在中午去教师办公室的时候,翻翻看看教师们的教案,了解最真实的状态。还有一个“妙招”,就是借助坚持了三年的听“推门课”的契机,听课完毕,听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