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探究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动手探究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ID:3060230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动手探究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_第1页
动手探究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_第2页
动手探究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_第3页
动手探究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_第4页
资源描述:

《动手探究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动手探究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摘 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生具有内在的能动探究特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借助数学问题多样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评价分析中,实现动手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能力  小学生作为探索数学知识奥秘,探求问题现象的直接活动者,具有内在的能动特性和积极的情感特点。当前新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各学科教学领域普遍“绽放”,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已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追求和探索的课题和任务。动手实践能力作为新课标中学生学习能力培

2、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和展示学生积极能动性和主体实践性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但由于传统教学活动“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能动探究特性在新知探索和问题解答中的锻炼和实践,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可见,如何将教学活动的过程变为学生动手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和面对的现实任务。  一、抓住学生情感的积极性,为学生搭建主动探知问题的融洽氛围4  小学生作为小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内在的能动探究事物现象及其规律的积极情感。但由于小学生学习持久性和坚

3、定性等良好特性还没有养成,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学习情感上的畏惧性和反复性,而小学生探究事物活动过程是在良好学习情感的驱使下进行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将情感教学融入到教学活动始终,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沟通,建立起浓厚的师生友谊,使学生能够将情感进行转移,转化到对数学知识或数学问题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同时,通过对新改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现行数学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更加密切,与学生实际更加亲密,画面更加丰富生动,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些特点,利用数学知识的生动性、生活性等

4、特性,使学生内在情感得到有效激发,实现“被动探究”向“主动探究”的有效转变。  如在教学“路程应用题”类型问题时,教师先向学生设置“小明今天早上7点钟从家里出发去学校,他想在七点二十分到学校,现在知道他家到学校有1500米,如果现在每分钟走60米,能不能赶到学校?”的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教师将抽象性的问题融入到现实直观性的问题之中,使学生认识到路程问题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内在探究知识的欲望得到“点燃”,从而使学生在生活性问题情境中更加主动探求问题。  二、紧扣数学问题的多样性,为学生设置动手实践探索的充足时

5、空4  众所周知,学习知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学科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现实落脚点。通过对数学教材问题内容的分析,发现数学问题的设置与现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就为动手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锻炼和实践的平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抓住数学教材的教学目标、能力要求、知识重难点等方面内容,利用数学问题在概括和提炼数学内涵上的独特“魅力”,设置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数学问题,留置出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解答问题的充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中,并在教师的指导总结中,逐步领会问题解答要领,为独立进行问题解答活动提供

6、“方法指导”。  如在教学“用方程解应用题”内容时,教师在讲解知识内涵基础上,先让学生共同活动解答“甲乙两车从相距3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问题,学生根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并根据“路程应用计算公式”,得出该问题的解答过程,此时,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差异性,设置出“甲乙两个绳子共长22米,甲绳用去1/5后,甲绳的长度和乙绳的长度比为2∶3,甲乙两个绳子的原来长多少米?”、“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为60分米,底是a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一个足球的价钱等于5个排

7、球的价钱,王老师买了8个足球和10个排球,一共用去660元。每个足球多少元?”问题,让各个类型的学生根据用方程解应用题方法,动手解决问题,避免了“一锅粥”现象,使各个类型学生都能开展问题分析、解答和实践活动,实现“人人掌握所必需的数学知识”目标。  三、把握评价分析的指导性,为学生提供探究习惯养成的良好情境4  由于小学生自身知识水平低,思考分析不全面等方面的制约,导致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能对自已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和解题思想有清晰全面的认识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借助有效手段,进行实时评价和指导。而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新知

8、、问题解答等方面进行客观评析的手段,能够及时、全面、科学的对动手探究情况及表现进行评析。因此,教师可以将评价分析作为培养学生探究习惯的重要抓手,在新知巩固或阶段复习等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教学评析活动,引导学生相互评析,从而实现学生在评析中树立良好习惯。  如在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