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合作 自主探究

互动合作 自主探究

ID:3060542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互动合作 自主探究_第1页
互动合作 自主探究_第2页
互动合作 自主探究_第3页
互动合作 自主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互动合作 自主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互动合作自主探究  【摘要】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标提出的:“一切为了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学会学习”成为新时期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从而让他们懂得怎样学习,怎样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下面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供大家一块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自主探究;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以为历史离我们现实生活很遥远,有一种很神秘的感觉。其实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发现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说要消除学生们对历史的距离感,神

2、秘感,让学生们感觉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一、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驱动力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的有效方法,例如我在讲授七年级【上册】《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一课时,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和他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铁制工具和木制工具、石制工具相比,优势在哪里?因为在农村,他们对锄头镰刀等生产工具都很熟悉,所以在课堂的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发言,勤于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4了铁制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劳动效能,引发了社会形态的变革。又根据了当前的生活,大型机械在农村的应用,劳动效力进一步提高,说明了社

3、会生产力是在不断的发展的。这样不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调动起来学生们的积极性,还要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长久,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时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们的内在潜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鼓励和激励学生,教师的赞赏激励之语,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在历史教学中,凡是有争议的问题,提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只要不是偏差太大,就应视为正确,加以鼓励。即使是偏差太大,也应鼓励他探究历史的精神。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探究,提高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学法,

4、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原来填鸭式教学早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获取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应该较少的治理与递和储备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法的指导。4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鸦片战争》中,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精炼的加以总结。如:根据《南京条约》内容概括为割地、赔款、开埠、议税。根据《马关条约》的内容概括为辽台澎二亿两,沙重苏杭开工厂。这样非常方便学生的记忆和掌握。

5、我还让学生在地图上观察历朝疆域的变化,从民族大融合元朝辽阔的疆域,到清朝前期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再到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丧失了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台湾二战胜利后得以回归,香港、澳门由于近年来祖国的强盛,分别于1997.7.1日和1999.12.29日回归祖国。由此得出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验证的两句话“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样就让学生对各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三、生生、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研究型的舞台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提倡一种小组交流合

6、作学习模式,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更有利开展探究学习。在教学八年级上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时,我把学生分成两组,搜集材料进行辩论,辩论的主题是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是应该留下,杀身成仁;还是应该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发言,敢说敢讲,争论得脸红脖子粗。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了多方位的思考。就为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演练舞台。  我还和学生互换角色,他们当老师,我当学生,在他们提出问题时,故意答错,引发争论。以此诱发学生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四、

7、设问寻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存在疑问,才有探究知识的动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根据历史教材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找出疑惑点。我在讲授《难忘九一八》一课中,对“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中提出,“西安事变”正确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无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西安事变”4中捉住了他,为什么不杀他?带着这种疑问,同学们分组展开了讨论,同学们兴趣浓厚,讨论热烈,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从中引导。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不能杀了蒋介石,蒋介石是中华民国的领袖,杀了他,国民

8、党就会分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