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中的“渔”之法

习作教学中的“渔”之法

ID:30611586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习作教学中的“渔”之法_第1页
习作教学中的“渔”之法_第2页
习作教学中的“渔”之法_第3页
习作教学中的“渔”之法_第4页
习作教学中的“渔”之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习作教学中的“渔”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习作教学中的“渔”之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82-02  郭沫若有一创作理念:“无法求其法,得法求其化。”习作教学中教和学都是有法可依的,“习作的性质,是训练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学生之所以在习作上有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对于周围事物不看、不听;二是对看到的、听到的不想;三是对自己所思所想不写。解决方法:第一类要促其对周围的关注,教其观察之法;第二类要促其思考,教其立意之法;第三类要促其读、说、写,教其语言运用之法。学者朱作仁认为,要提高作文教学

2、效率,就必须明确习作的性质是“练习”,习作教学的性质是“训练”。所以不管说法是“作文”还是“习作”,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立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要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我们应该注意趣味性、阶段性,尽量不露痕迹地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以期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一、观察训练  观察能力是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基础,细致的观察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感受到事物的变化,体验、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要让学生与自己的观察对象产生互动,在互动中获取习作的素材。对观察能力的训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5  1.按顺序观察训练  在学生习作中往往会出现对观察对象的描述逻辑混乱,这就是没有掌握观察事物

3、顺序的方法所致,对观察顺序方法的训练也是为养成良好观察习惯。在训练中要教会学生观察要有远近高低之分,要有前后早晚之分,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要有因果之分,要有动静之分,要有明暗之分,要有形质之分。在训练时先做专题训练,再做综合训练,让学生在不断地训练中领悟如何按顺序观察。  2.细节、特点观察训练  有些学生的习作对观察对象的描写有一定的顺序,但每一处都泛泛而谈,只会泼墨却不会细描,因此训练学生对观察对象细节的关注和对其特点的揣摩在观察训练中尤为重要。在训练中引导学生在有一定的观察顺序的基础上注意观察事物的细节,如景物的色彩形态的细微之处,人物神态动作的细节之处,事件发展的关键之处等,

4、并从中归纳出景物的特色,人物的特点,事件的特殊。此时的训练已经不是单纯的观察训练,还有一定的思维训练。  3.训练方式5  在观察训练中要注意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在训练设计上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贴近他们生活的事物作为训练对象,调动学生内在的探索欲望,此时教师只是引导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些观察的方法。训练方式可以多样灵活,明确每次训练的目的,一项训练要进行多次,才能将训练的方法变成观察的习惯。其具体有:看图、静物、实景训练。但不管是怎样的观察训练,都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在此基础上创设情景,循序渐进,有阶段、有层次地反复训练,切忌生硬地教方法而消磨掉学生本已经很脆弱的学习兴

5、趣。  二、立意训练  立意是习作的魂,而现在多数学生的习作都缺乏灵魂,往往是不立意而习作,所以出现大量“空中楼阁”“唱空城计”的作文,更有“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作文面世,如果能有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作文被创作出来不是更好吗?而且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教会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周围事物,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而学生很需要我们教会他们习作的立意。  何为意?意就是主题、就是中心,立意即确立中心大意。古人云:“意在笔先。”也就是说,在下笔作文前应先在脑海中确定主题,可是大部分的学生往往是提笔就写,一挥而就,结果会导致:立意缺乏倾向性,观点和材料不统一,主题与情节不和谐,立意模

6、糊,中心不突出。如何进行立意训练?可以从三个“力求”入手。  1.力求在阅读训练中训练个性思维。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注意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对同一主题发表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训练学生透过事物表象看到较为本质的或较为普遍性的问题。正所谓:“一千个观众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训练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力求在生活中训练“以小见大”的思维。生活中的小事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教会他们“以小见大”5的看待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习作素材,在训练中让学生明白,作文的好坏不在于选材的大小而在于立意的“准确、集中、新奇

7、、深刻”,小素材也可以写出大立意。  3.力求在习作训练中训练先立意再立文的作文习惯。学生作文往往看题后提笔就写,就算是犹豫,也是为写作素材发愁,一旦确定素材就平铺直叙,导致作文无中心,究其原因是为写而写,而我们应培养学生为心而写的习惯,教会他们“我手写我心”,做到“意在笔先”。在训练作文时,一定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先立意,确定主题,再根据主题选材,经过反复训练,养成“意在笔先”的习作习惯,我们会发现学生作文不仅有了灵魂,情感表达也会更为具体真实。  立意训练就是要使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