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之我见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之我见

ID:30618293

大小:12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01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之我见_第1页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之我见_第2页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之我见_第3页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之我见_第4页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之我见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认识与思考的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课堂教学实践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着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反思,探讨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的必要以及如何进行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反思,以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1/03-0064-06  英国哲学家洛克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理解为反思,百科名片中对教学反思的理解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两种观点综合起来理解教

2、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认识与思考的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不特意地强调百科名片中的“再”。这样,教学反思不完全是实践后再来认识、思考,而应始于实践前,并贯穿于实践全过程甚至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16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传播是教育传播的基本形式之一。为了实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传播,有必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认识与思考,并对该过程中的相应要素、环节进行全面分析,精心设计。下面,笔者试着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反思,探讨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的必要以及如何进行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反思,以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一、传播学理论提示我们课堂教学有必

3、要进行积极反思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传播过程是“传播者把信息编码,通过某种媒体传播出去,受播者收到受噪声干扰的信号,并经过译码了解信息的意义,并且产生一定的效果和反馈”。  图1所示的“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提示我们,课堂教学传播同样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信源(教师)、编码(教师将教育信息变换成符号并用相应的信号呈现)、信道(教学通道、媒体等)、信宿(学生)、解码(学生将接收的信号转换为符号并解释成信息)、干扰(对传播信息和信号的干扰和歪曲)、反馈(学生在知能结构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七要素组成的带有反馈的双向的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且噪声干扰会出现在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影响各个要素。  为了达到最优化

4、的教育传播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关注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如“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送”、“接收解释”、“评价反馈”,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学生反馈信息进行必要的、积极的反思,不断地进行“调整再传送”。“实践的整个过程”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是我们教学反思时需要综合思考和梳理的两个认识对象,最后还要把他们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  二、从《天使飞翔》案例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教学反思16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传播作为教育传播的基本形式之一,我们在对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反思时就可以借鉴教育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将课堂教学反思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

5、反思。教学前反思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中反思主要关注教育传播的连续动态过程,教学后反思主要归纳总结经验教训、系统化理论知识等。  (一)教学前反思  教学前反思是教师对整堂课的思考,并撰写出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反思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要素,从而解决目标、资源、策略及效果评价等问题。  1.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对传播模式中的“信息”及“信宿”两个要素的分析。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因此,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相应维度的教学目标是我们界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笔者参

6、阅相关资料,认为可以这样综合地描述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理解相关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有关软件和工具的操作,获得具有广泛迁移价值和认知灵活性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即“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考、理解有关技术哲学问题、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等,实现“法律-他律-自律”的道德内化。  案例中,笔者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6  (1)知识与技能:理解引导层的概念及作用,并能在设计中合理运用;能够导入外部图片;掌握图形的分离;能将图形转换为

7、元件;掌握制作引导路径动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探究学习圆路径、矩形路径、文字路径等的引导动画的制作方法;强化动画制作“先分析后制作”的意识,能应用引导层去实现一些动画效果,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剖析现实世界对象的运动,从抽象的运动轨迹到具体地在Flash中画出路径,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大胆探索,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体会动画制作的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