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历史时政热点链接

专题九 历史时政热点链接

ID:30619464

大小:12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01

专题九 历史时政热点链接_第1页
专题九 历史时政热点链接_第2页
专题九 历史时政热点链接_第3页
专题九 历史时政热点链接_第4页
专题九 历史时政热点链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九 历史时政热点链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题九历史时政热点链接  【命题规律】  历史高考对时政热点、焦点问题的考查,通常不是直接切入热点,而是隐性折射热点。如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程卷第33题,材料出示1992年“辞职下海”这一浪潮,其实是在隐性考查热点问题即2012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20周年;第40题彰显科技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折射上海世博会;第41题“冲击――反应”模式是对当前南海问题的聚焦;第48题道光帝禁烟是对《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的折射。而有的试题则是显性考查时政热点问题,如2012年浙江文综卷第39题直击辛亥革命100周年等时政热点问题,进一步彰显

2、学科的社会功能和价值。这类试题,选材广泛多样,以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为立意中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复习方法】  1.明确热点,把握本质。感知热点问题及与之相联系的材料,避免陌生感。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热点问题的本质,从整体上把握热点,搞清楚各个热点与知识点的内在关系。  2.夯实基础,构建体系。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学生要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夯实基础,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再新颖的题目也要靠掌握基础知识来解决。17  在对基础知识与热点的链接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相关的基础知

3、识、主干知识的内涵要清楚,掌握其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二是要掌握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整体观念。三是要抓好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具体问题为中心理顺知识体系。  3.提高审题、答题能力。一是学生平时要注意培养自己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要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好教材和其他社会生活素材等,重视设问的关键字词,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从材料中发现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是运用有效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注意通过数据、图表等信息把握

4、事物的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应用所学知识对各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进行系统、多角度和多层面的分析。答案的组织要根据材料和设问重新整合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好历年的高考试题,将高考试题作为一个标杆,切实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在答案要点的文字组织和书面表达方面,要恰当使用历史学科术语,避免口头语言。表述要注意层次性和逻辑性,将要表述的内容分门别类、分清层次、逻辑顺畅地表达出来。尽量列出关于答案要点的提纲,答题时做到序号化、段落化,避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导致的分层不清、逻辑混乱。  【热点链接】  一、2012年周年大事 

5、 1.中国近代史部分:(1)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42年,魏源编撰出版《海国图志》,提出“17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3)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成立。(4)1872年,李鸿章创立上海轮船招商局,推动中国水上交通近代化。(5)1872年,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在上海创办。(6)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6、;1912年3月8日由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8)1932年1月,日军袭击中国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驻守淞沪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奋起抵抗。(9)1942年,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派遣远征军到缅甸,与日军作战,取得重大战绩。(10)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了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11)1927年,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发动南昌起义,召开八七会议,形成“工农武装割据”。(12)1937年,全民族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

7、战线建立。(13)1947年,解放军战略反攻开始,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这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2.中国现代史部分:(1)1952年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3)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香港问题。(4)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

8、特色的社会主义”17。(5)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