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ID:30620722

大小:22.1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1

《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_第1页
《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_第2页
《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_第3页
《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_第4页
《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当中华文化开始摆脱弱势文化形象,挺直胸膛再次走向世界的时候,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便有了新的自尊与自信;当国人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的时候,对本民族文化又有了新的选择和期待;当国人再度用新的眼光打量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赫然发现它竟是一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这就是——国学经典!  童子诵读国

2、学经典已不是新鲜事,自从由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发起,由全球经典诵读推广第一人王财贵博士倡导(于九八年起在香港),业已整整十年之久,十年的经历,成果数不胜数,经验已经很丰富了。今天我们将此话题重新提起,意在从目前轰轰烈烈的背诵之中,从各地你学我仿的表演之中冷静下来,更深层次地反思国学经典的正确位置。    (二) 选题的意义:  1、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

3、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2、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已渐成风气。  3、“以德治国”应从孩子开始。  4、国学启蒙与素质教育可有机整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 调动学生德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培养人、造就人、成就人。  (二) 保证学生在全球化大潮中关于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三) 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判断能力、领悟能力等等是极有帮助的。  (四) 让国学经典堂堂正正地走进学校,大大方方地“占领”课堂,与学生朝夕相处,通过耳濡目染,达到陶冶其高雅情操、锻造其文明素质之效果。    四、国内外研究现

4、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近几年,国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而且各界仁人志士倡导了许多活动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江苏省扬州市的“小学古诗文辅读实验”、中华孔子学会成立的“国学启蒙馆

5、”、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开设“国学”诵读课等。  从国内外领域的研究趋势看,古诗文诵读在国内外华人圈已逐渐达成共识,国学渐渐被世人重视,国家教育部也开始关注“国学启蒙”。目前,国学启蒙的响应者已有很多。各地实验区的研究都已初见成效,有的经验已经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现行幼儿、小学文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中缺失人文素养的问题:  2、国学经典正式列入课程以后学生学习负担的研究问题;  3、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的问题;  4、以儿童学习诵读国学经典带动家长、影响社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

6、普及的问题。    五、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一) 课题界定: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1、国学的含义。国学范围甚广,内容丰富,大致可归纳为“经、史、子、集”四部,因此,我们要从国学中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作为教材,由语文教师根据国学教育的目标,结合国学教育的内容实施引导。  2、国学启蒙的含义。启蒙,启,有开导、启发之意。

7、蒙,昏昧无知的意思。启蒙是开发蒙昧,教育童蒙的意思。国学启蒙之含义:其一,以国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来启发蒙童;其二,仅对儿童进行国学的初步发蒙,使儿童具有初步的基础的国学方面的入门知识、修养、能力。    (二) 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教育界前辈张志公经典教育的理论观点:  2、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国学大师南怀瑾经典启蒙教育的理论观点:  3、王财贵《国学启蒙教育说明手册》,其中关于国学启蒙的理论,阶梯、实践等等都说得很详实;  4、明末教育家、理学家陆桴亭的记性、悟性非同步发展的理论;  5、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早期识字教育理论。    六、选

8、题可能存在的困难:    (一) 有部分家长不理解、不配合。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