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题错例分析

声学题错例分析

ID:30643130

大小:17.0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2

声学题错例分析_第1页
声学题错例分析_第2页
声学题错例分析_第3页
声学题错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声学题错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声学题错例分析  初中学生在解题时,常常会因为概念不清、忽视条件、考虑不周等原因而错解题目。错了不要紧,要紧的是找到错因,下面通过几题分析,帮助同学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概念不清    有些同学对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似懂非懂,张冠李戴,这是造成错解题目最本质的原因之一。  例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

2、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错解A、B、D。  错解分析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错解者混淆了音调、响度和音色。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而不是音调不同,故选项A是错误的。蝴蝶飞行时振

3、动的频率小,音调低,故选项B错误。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响度,而不是音调,故选项D也是错误。敲锣时用力越大,锣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选项C正确。    审题不清    当同学遇到较为简单的问题时,就会马虎大意,不认真去审题,这样容易将简单问题错解。  例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能听到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喳”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错解D。  错解分析这是审题不清所犯的错误,把选择能说明“液体可以

4、传播声音”的事例,误认为选择能说明“液体可以产生声音”的事例。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小鸟的“唧喳”声、“哗哗”的流水声都是由空气传播的;只有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是说明空气、泥土、水都能传声,故应选C。    以偏概全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解题时由于审题不严,思维粗疏,忽视条件,以偏概全,导致错解题目。  例如

5、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和水的振动,瓶内水的高度。  错解C。  错解分析错解的同学认为瓶内空气的多少不同,敲击它们时,发出的声音就不同。事实上,瓶子发声是由于瓶内水和瓶子振动所致,瓶子里的水越少,则振动的频率就越高,音调就越高;另外敲击瓶子发出声响的时候,若用手握住瓶的外侧,此时声音明显减弱,这证明瓶子也在振动。故答案选

6、D。    人云亦云    多数同学在做题时,往往喜欢参考答案,认为答案总是对的,造成理解不透彻而导致解答错误。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例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这样的情景: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主要是因为  A.固体传声比空气快。  B.固体比空气传声性

7、能好。  C.牛皮箭筒起了共鸣作用。  D.士兵睡在地上睡不着觉。  错解A。  错解分析我们来算一算,若夜袭敌人距宿营地10km远。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土地中声速约为3000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t空=s/v=10000m/=,在土地中传播需t土=s/v=10000m/=。若两种介质传来的声音士兵都能听到,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t空-t土=s-=。提前s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对于士兵做好战斗准备是微不足道的。那么士兵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固体传声不仅比空气快,而且比空气好,声能损失小。题中的“及

8、早”应理解为:当士兵还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