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的检测评估方法探讨_1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的检测评估方法探讨_1

ID:30643277

大小:19.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2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的检测评估方法探讨_1_第1页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的检测评估方法探讨_1_第2页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的检测评估方法探讨_1_第3页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的检测评估方法探讨_1_第4页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的检测评估方法探讨_1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的检测评估方法探讨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的检测评估方法探讨摘要:本文结合成都地区节能展示中心的情况,论述了在节能住宅的检测评估与认定标准中,应该检测些什么内容,哪些检测项目有标准可依,哪些可借鉴采暖地区的节能检测标准,哪些尚需在制定评估认定标准时加以扩充完善,且应经相关专家评议后才能在实践中应用。关键词:节能保温隔热传热系数1引言随着国家《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深入贯彻执

2、行,对节能住宅的检测评估与认定似乎成了一个热门课题,许多地方都在制定检测认定标准。那么在这个检测认定标准中,应该检测些什么内容,哪些检测项目有标准可依,哪些可借鉴采暖地区的节能检测标准,哪些尚需在制定评估认定标准时加以扩充完善,且应经相关专家评议后才能在实践中应用,结合成都地区节能展示中心的情况谈一些个人看法。节能住宅评估认定标准中需测试的各种参量我理解在节能住宅评估认定标准中应分小区规划节能评估和单体建筑节能评估。小区规划节能评估包括节能住宅朝向、间距,建筑布局及建筑形态等要求,这些从对设计图纸

3、的审查就可搞定,无需进行具体度量。单体建筑节能评估需依设计图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计算单体住宅的体型系数,分朝向计算窗墙面积比,这些资料一般在设计图纸的节能篇都能找到,评估人员仅需复核即可。需具体测试的是以上提及的节能设计标准中应达到的各种热工参量。下面分类列出这些参量。外围护

4、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测试外墙主体部位及屋顶的传热系数测定,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及D值通过计算解决;外窗及户门的传热系数测定;外窗及阳台门的空气渗透性能测定;底层架空自然通风楼板的传热系数测定。2.内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测定主要包含分户墙和层间楼板的传热系数测定。.室内热环境参数的测量。各类参量的测试方法及设备以上诸类参量可分为实验室与现场测试两大类,下面就成都节能展示中心采用的测试方法分别予以阐述:实验室测量.外窗及户门的传热系数测量:测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GB/T/8484-XX《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

5、法》及GB/T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16729-1997《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用紫微智能型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测试设备BW-1520D进行检测。该设备数据采集,存储及温控全部由计算机进行控制。热室采用交流稳压电源供电的电暖气加热,冷室采用变频调速制冷机组供冷,室温波动

6、小,能耗低,控温精度高。.1.外窗及户门空气渗透性能等级测量:依据国家标准GB107-86《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及其检测方法》,在四川建科院专用实验室的静压箱内进行测量。.1.墙体传热系数的测量依据国标GB/T13475-92《建筑构件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用紫微BW-1212WT设备用标定热箱法进行测量。该设备数据采集、存储及温控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3.现场测量.墙体及屋顶传热系数的现场测量:测试参照国家行业标准《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001J5-XX进行。墙

7、体、屋顶或楼板结构层热阻:   R=  ——内表面各测点逐时温度平均值℃;      ——外表面各测点逐时温度平均值℃;      ——内、外表面测点逐时热流密度平均值w/m。值得注意的是,按上述标准热流计应贴在被测围护结构内表面,这在气候干燥的北方地区,问题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

8、成果不是很大,但在气候湿度较大的夏热冬冷地区,由于围护结构存在热湿传递使得进入围护结构和从围护结构流出的热流密度不等。按陈启高教授80年代初[1]的研究,应求贯通热流密度即将内、外表面测点逐时热流密度平均值再行平均。最后求围护结构传热阻Ro=R+Ri+Re,Ri及Re分别为内、外表面换热阻,按相关标准取值,传热系数    K=成都地区节能展示中心用美国惠普Agilent4970A数据采集仪配专用测试软件测逐时热流密度及温度。温度用铜-鏮铜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流密度用热流传感器进行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