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枕后(横)位252例临床分析

持续性枕后(横)位252例临床分析

ID:30653953

大小:18.5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2

持续性枕后(横)位252例临床分析_第1页
持续性枕后(横)位252例临床分析_第2页
持续性枕后(横)位252例临床分析_第3页
持续性枕后(横)位252例临床分析_第4页
持续性枕后(横)位252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持续性枕后(横)位252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持续性枕后(横)位25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分娩方式。方法对252例持续性枕后位和同期252例枕前位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枕后(横)位组潜伏期延长、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高于枕前位组,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持续性枕后位组产钳、胎吸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

2、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枕前位组。随着胎儿体重增加,持续性枕后位剖宫产率增高。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胎位不正;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胎儿体重;分娩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的发生率最高。笔者通过对252例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持续性枕后位不同分娩方式及对母儿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研究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3、。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持续性枕后(横)位25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分娩方式。方法对252例持续性枕后位和同期252例枕前位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枕后(横)位组潜伏期延长、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高于枕前位组,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持续性枕后位组产钳、胎吸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

4、、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枕前位组。随着胎儿体重增加,持续性枕后位剖宫产率增高。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胎位不正;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胎儿体重;分娩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的发生率最高。笔者通过对252例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持续性枕后位不同分娩方式及对母儿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研究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

5、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象002年1月~XX年12月在我院分娩总数2383例,选择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25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枕前位者252例作为对照。两组均为单胎、足月妊娠,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在年龄、产次、孕周、新生儿体重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方法观察指标对两组新生儿体重与分娩方式、产程异常情况、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标准①持续性枕

6、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1]:临产后凡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经充分试产,胎头枕部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不能转向前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②产程异常:潜伏期≥16h为潜伏期延长,活跃期≥8h为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宫口扩张500ml。④胎儿窘迫:诊断标准参照文献[2]。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时1min评分≤7分。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1两组产程异常情况比较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

7、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观察组第一、二产程均正常78例(%),第一产程正常而第二产程异常119例(%),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均异常55例。对照组第一、二产程均正常215例,第一产程正常而第二产程异常22例,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均异常15例。两组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潜伏期延长、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胎头下降停滞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2两组分娩结果比较观察组产钳、胎吸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和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8、,见表2。表1两组产程异常情况比较表2两组分娩结局比较.3持续性枕后(横)位分娩方式与胎儿体重的关系随着胎儿体重增加,持续性枕后位剖宫产率明显增加,见表3。.4两组围生儿结局比较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讨论.1持续性枕后位的识别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