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原理及关键技术

ptn原理及关键技术

ID:30690475

大小:32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2

ptn原理及关键技术_第1页
ptn原理及关键技术_第2页
ptn原理及关键技术_第3页
ptn原理及关键技术_第4页
ptn原理及关键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ptn原理及关键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PTN技术发展一.PTN技术产生的背景1.1PTN技术背景分析适应业务和网络IP化的趋势,业务IP化和承载网IP化的趋势推动运营商的业务转型和网络的转型,传统的SDH/MSTP和WDM技术存在局限性,传送网需要向分组化方向发展,要求传送网具有灵活、高效和低成本的分组传送能力。满足全业务运营的需求,2008年,我国电信运营商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使2009年成为中国电信业全业务运营的元年,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尝试。全业务运营要求运营商逐步完成业务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其中网络融合要求实现多业务统一承载。符合传送网络演进的方向,分组传送网(PT

2、N)技术是城域网传送发展的方向,目前存在多种技术选择,迫切需要研究PTN技术的特点、发展趋势和网络应用类型。业务的IP化是网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EverythingoverIP就是所有的业务信号都采用IP的格式。但是EverythingoverIP不等于承载网是一张端到端的IP网络,IP信号承载并不等于全程用IP技术来传送。IP承载网并不是IP传送网,传送网的功能包括调度、汇聚和保护等。IP承载的业务信号还是必须经过传送网的传送PTN是一种能够很好处理IP和以太网等分组信号的新型传送网,继承了SDH系统的许多优点,例如强大的OAM、保护和网管功能,另外

3、也吸取了数据网络的优点,重要的一点就是差异化的处理和统计复用功能。对于用户种类繁多的业务,必须具备差异化的处理能力。在数据领域中所使用的VLAN、CoS、MPLSEXP和DiffServ等机制,都是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给予不同的业务不同的处理。PTN设备应具有多业务处理能力,能够容纳不同业务,并且映射到具有QoS处理的处理单元。1.2现有SDH/MSTP的局限性分析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SDH主要缺点在于是为传输TDM信息而设计的。该技术缺少处理基于TDM技术的传统语音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所需的功能,不适合于传送TDM以外的ATM和以太网业务。每个MSTP设备

4、的以太网处理板卡需要对每个业务进行MAC地址查询,随着环路上的节点增加,查询MAC地址表速度下降,处理性能明显下降。对数据业务的传输采用PPP或ML-PPP映射的方式,映射效率低,造成较大的带宽浪费,在传输视频业务时这种带宽的浪费尤其严重。不能对基于以太网的用户提供多等级具有质量保障的服务,服务类型属于面向非连接,不能提供端到端的质量保障。一.PTN技术基本概念和特点2.1PTN技术基本概念PTN(分组传送网,PacketTransportNetwork)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构和具体技术: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

5、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网管、可扩展、较高的安全性等。PTN作为传送网满足下一代网络分组传送需求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关注的是TMPLS和PBT技术,T-MPLS选择了MPLS体系中有利于数据业务传送的一些特征,抛弃了IETF为MPLS定义的繁复的控制协议族,简化了数据平面,去掉了不必要的转发处理。PBT技术则是关闭传统以太网的地址学习、地址广播以及STP功能,以太网的转发表完全由管理

6、平面(将来控制平面)进行控制。具有面向连接的特性,使得以太网业务具有连接性,以便实现保护倒换、OAM、QoS、流量工程等传送网络的功能。PBT技术的缺点是标准化工作刚刚开始,标准化的程度较低。未来分组传送网的技术拟在城域的汇聚和接入层开始应用,同时还取决于产品化、实用化的程度和如何适应网络的应用。2.2PTN技术的特点与形态基于分组的交换核心是PTN技术最本质的特点。PTN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适合多业务的承载和交换,满足灵活的组网调度和多业务传送。可以提供网络保护倒换功能,并且可对不同优先级业务设置不同保护方式。现在分组传送网技术有两种产品值得关注,分别

7、是PBT与T-MPLS(传送MPLS)。PBT是从二层交换机演化过来的,目前的问题是只支持点到点连接。T-MPLS目前面临的问题更复杂,特别是标准化方面,ITU主导的T-MPLS与现在IETF主导MPLS-TP出现了一些差异。(1)T-MPLS技术,T-MPLS是一种新型的MPLS技术,基于已经广泛应用的IP/MPLS技术和标准,提供了一种简化的面向连接的实现方式。T-MPLS去掉了MPLS中与面向连接应用无关的IP相关功能,同时增加了对于传送网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些功能,主要的改进有双向LSP、端到端LSP保护和强大的OAM机制等,以实现对传送网资源的有效

8、控制和使用。T-MPLS的目标是成为一种通用的分组传送网,而不涉及IP路由方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