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交通局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ID:30693630

大小:49.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2

交通局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交通局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交通局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交通局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4页
交通局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通局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交通局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交通运输现状近年,县交通部门抢抓机遇,坚持大干快干的工作路子,随着县至公路,至三江口(段)公路,景区公路、县至乡公路、机场等一批交通项目的建成,累计完成交通投资达40.86亿元,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400余公里,等级公路突破1000余公里,实现了通乡通达率100%,通乡通畅率85%,通村通达率100%、通村通畅率达97%的交通发展目标,形成了公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的为主的运输格局。同时,建成县级客运站2个,乡镇客运站13个,村级招呼站80个,为农村客运运输提供强力基础保障。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公路交通网络不完善。交通网络主要是以县城、乡镇为中心,公

2、路网的发展水平不高,部分乡镇出口通道单一,干线公路主要是连接各乡镇及出口,未能按沿河、沿资源展布。由于地理环境、地貌地形的限制,区域内公路网无法形成网状结构,山区拥有公路数量和密度远远不足。(二)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公路技术等级低,线形差、路况差,抗灾能力弱。区域内均为等外级公路,公路防护设施少,桥涵等排水设施不完善,路基宽度窄,路线平纵面指标十分低,平纵面组合很差,道路服务水平较低,安全可靠性差,加上公路养护资金缺少,养护难以到位,致使公路路况较差,很多路段路基损坏严重,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大部分路段设计标准较低,道路服务水平较低,行车安全可靠性较差。(三)

3、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路网运能饱和,制约经济发展。区域内的公路网,低等级、等外级公路占了绝大部分,线形差、通行能力低、安全性低,无法承担大运量、远距离运输任务,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四)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滞后。地处青藏高原和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大多数公路翻山越岭,路线迂回,坡陡弯急。过去由于受资金所限,公路建设基本以通达为主,安全防护设施基本无力修建,且已建成公路的防护设施建设率较低,全县已建成公路中,仅省217的部份路段实施了安保工程,仅占建成公路的10%,其它公路只是设立了部分简易警示标志。由于公路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部分路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交通事故频

4、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五)公路建设资金短缺。县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中央投资,投资渠道单一,资金筹措渠道少,自我发展能力弱,投入总量不足,且地广人稀,客观要求人均拥有的公路里程较多,公路需求与建设资金缺乏的矛盾比较突出。(六)公路养护水平低、管养工作落后。由于养护经费和人员不足,缺乏必要的养护设备,县公路失养现象严重,部分公路、特别是乡村公路,没有相应的管养机构、人员、经费,建成不久后就因养护不及时而断道。管养问题已成为影响县公路发展的主要因素。三、对策与建议(一)突出综合交通重要地位,强化交通发展规划引导作用。县交通

5、发展规划,作为综合运输空间布局的总体指南,立足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体现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建议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组织实施,保障综合交通体系的有序推进。在其余专项规划和重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与本规划有机衔接。(二)加强政府领导,落实责任主体。县综合交通规划的实施涉及多个部门的配合协调,建议县政府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积极争取中央、省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地方积极配合。对于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的建设,应当明确县政府是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各乡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县交通运输局是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实施主体,建议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总体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

6、分别负责干线、农村公路、客货运站点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各级责任主体应加强部署、统筹安排,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要积极组织协调,健全和完善不同层次的协调机制,保障各项责任落到实处,保证各项目标顺利完成。(三)争取多方筹资,拓宽资金渠道。建设资金不足是县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问题。县经济社会相比省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总体上仍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而利用市场机制拓宽资金渠道条件仍然不成熟。因此,交通建设仍需主要靠中央投资,采取中央财政、行业部门、地方政府、社会和群众投劳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尤其是要利用西部大开发和中央加强扶持青海等藏区经济社

7、会发展的良好机遇,把握国家加快藏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政策,抓紧研究县交通运输建设资金筹措新渠道,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四)加强质量管理,完善养护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督、群专结合”的质量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各级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动员群众参与;严格执行质量责任制,建立工程质量责任档案,明确工程各环节和各单位的责任人,一旦质量出现问题将依法追究责任;政府部门要加强督导服务,督促和帮助推进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质量进度管理,创新质量管理办法,切实推行工程质量与项目资金补助挂钩、与政府绩效挂钩、与企业信用挂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