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降水研究

深井降水研究

ID:30696880

大小:20.1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2

深井降水研究_第1页
深井降水研究_第2页
深井降水研究_第3页
深井降水研究_第4页
深井降水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井降水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深井降水研究一、前言近几年在洛阳地区,深井降水利用较多,但有些单位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的公式不当,或者考虑的因素不周,最终会造成降水的失败,最后不得不加井,这样既费钱又费时间,下面就以本人在深井降水方面的经验来和大家探讨。  二、深井降水概念深井井点,又称大口径井点,系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设备等组成。具有井距大,易于布置,排水量大,降水深,降水设备和操作工艺简单等特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大,土质为砂类土,地下水丰富,降水深,面

2、积大、时间长的降水工程应用。  三、深井设计  1、计算思路第一步将基坑进行等效化为一口大井,第二步确定基坑总的涌水量,第三步确定单井出水量,第四步确定井的数量。  2、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1)、设计水位降深水位降深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时候,应尽量选择较小水位的降深,一般降到操作面下即可,这样可最大程度上避免降水对地层的影响,不至于造成地基承力的下降。  2)、井深及井径的选择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

3、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要想使水位降低至操作面下,可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加大井的直径和井的深度,即增大单井的落差,从而达到使最高水位降至操作面下另一种通过均匀布井,控制单井的落差,使水位均匀降至设计要求。前一种布井少,对地层扰动大,如建筑物对地基要求高时,此方法不可采用,且此方法对原有建筑物也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后一种方法可能布井较多,但对地层扰动小,对原有建筑的危害也较小,因此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用后一种方法。另外井深还要考虑单井的出水量与自已现有的水泵配套。井深主要是根据水位降深、所需要的单井出水能力、水泵的进水

4、口的位置、含水层的厚度、及泥浆淤积深度等因素进行选择。井径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种因素:A、单井要求的出水量;B、水泵的直径;C、当地施工机械,及井管的规格,如选用市场常用的规格,价格可能会便宜对控制成本有益。  3)、渗透系数的选择渗透系数是降水计算中重要的参数,此参数可以从地质报告中选取,但在大面积布井前,须重新验证,或者搜集附近的实际数据作为参考。  4)、含水层的厚度的取值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5、。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含水层的厚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但地质报告中一般不给出,如果没有地区经验,只能通过综合考虑以往施工经验和降水井的深度及地层的规律来确定。也可事先假定一个数值,按完整井模型,采用使含水层厚度按每1米的间隔递增,计算总的涌水量,然后按非完整井的模型,以同的方法计算总涌水量,最终你会发现,它们会有一个重合点,这样你可以利这一重合点,并结合以往经验综合确定含水层厚度。  5)、深井降水计算深井单井计算较为简单,计算结果一般与实际较为吻合。但群井计算结果就千万别。由于降水时,一般要采用一个以上的

6、井,降水井同时抽水时,互相形成干扰,无法以单井的计算来判断水位的降深,实际上这些井形成了干扰群井。群井总的涌水量计算公式,一般采用近似拟合得出,总涌量各个规范或者计算手册上所列公式的计算结果一般相差无几,且物理意义明确,很容易理解,具体施工时可以参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或者江正荣的《建筑施工计算手册》。降水施工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确定单井的出水量。  等效半径计算矩形基坑:式中:a、b——分别为基坑的长短边边长;不规则块状基坑等效半径:式中:ro——基坑的等效半径;A——基坑的面积  、降水影响半径式中:R——降水影响半径

7、;K——渗透系数;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H——含水层的厚度;  、群井总涌水量A、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计算公式B、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式中:Q——基坑总的涌水量;S——设计水位降深l——过滤器长度;  、单井出水量前面已经说明,总涌量各个公式计算结果基本相同,且在实际施工中吻合较好,但单井出水量就难以确定。下面以一个实例来看

8、一下单井出水量的确定。某一工程地下水位20米需降深5米,井深35米渗透系数7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