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图》教学设计课题

《结构图》教学设计课题

ID:30704682

大小:23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02

《结构图》教学设计课题_第1页
《结构图》教学设计课题_第2页
《结构图》教学设计课题_第3页
《结构图》教学设计课题_第4页
《结构图》教学设计课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构图》教学设计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标准实用文案《结构图》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分析①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了解知识结构图,能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②过程与方法  掌握结构图的画法;能画出常见的简单结构图;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并能画组织结构图;体会结构图在整理资料信息中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用结构图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体会结构图在揭示事物联系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运用结构图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三、教学基本流程1、回顾有关流程图的概念回顾上节课学过的流程图的定义、表示和作用。联系流程图的有关知识,建立问题情景。复习流程图定义:表示一系列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2、顺序的框图称为流程图。精彩文档标准实用文案2、对较实例,引入知识结构图的概念提问:让学生观察选修1-2的目录结构图,它的形状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体会结构图图中含从属关系时的外在特征。类型1:知识结构图例1:在数系中,实数、有理数、整数之间的成分关系,可以用下面框图描述: 例2: 对代数方程中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进行如下分类动手画一画:精彩文档标准实用文案设计一个结构图,写出《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的知识结构图。分析:《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对总体作出估计,具体内容又分三部分: “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

3、抽样; “分析”-------可以从样本分布、样本特征数和相关关系这三个角度来分析; “估计”-------根据对样本的分析,推测或预估总体的特征。解:《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的知识结构图可以用下面图来表示:3、观察几个知识结构图,归纳结构图特征及画结构图要点师引导学生总结:画框图与画流程图一样,首先要确定组成结构图的基本要素然后通过连线来标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精彩文档标准实用文案结构图一般由构成系统的若干要素和表达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连线(或方向箭头)构成。连线通常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方向箭头按照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要素的从属关系或逻辑的先后关系。从属关系一般有“上位”、“下位”

4、结构图:表示一个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组成结构的框图叫做结构图。4、由实例引入组织结构图概念结构图还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组织或部门的构成。组织结构图一般呈“树”形结构。这种图直观。容易理解,被应用于很多领域。类型二:组织结构例3:某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总经理之下设执行经理、人事经理和财务经理。执行经理领导生产经理、工程经理、品质管理经理和物料经理。生产经理领导线长,工程经理领导工程师,工程师管理技术员,物料经理领导计划员和仓库管理员。分析:必须理清层次,要分清几部分是并列关系还是上下层关系。精彩文档标准实用文案解:根据上述的描述,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框图表示这家公司的组织结构:  精彩文档标准实用文

5、案  试一试:要求画出高二(3)或(4)班的班委会组织结构图和我校区的行政管理结构图。你能不能再画几个生活中熟悉的组织结构图?5、类型三:其他结构图除了表达知识结构图和组织结构,结构图还广泛运用于其他情形,是人们有条理的思考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例如,我们可以从多种不同角度来理解数列,用结构图表示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可以类比函数,以函数的观点认识数列;也可以类比实数,用运算的角度认识数列;也可以通过特殊化,得到两类特殊的数列---等差和等比数列,进而与一次函数和指数函数做类比。而这两种又是函数的特殊化;还可以由数列推广到函数列精彩文档标准实用文案……6、介绍结构图作为一种思考和交流工具的

6、应用7、课堂练习:⑴、请大家画出《数学选修1-2》中第五章“推理与证明”的知识结构图。⑵、课本第73页习题1第1,2题8、小结本节课要点:一个概念: 结构图;两种关系: 从属关系或逻辑先后关系三个类别:   知识、组织和其它结构图四项技能: 看、读、写、说 板书:    9、布置作业课本习题 第3,4题。精彩文档标准实用文案 四、教学反思:1、从学生的兴趣开始,让学生完整的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而不是直接出示构图,让学生参与、动手,深切绘制结构图的完整过程,及结构图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中以主题问题情境为中心,展开讨论,自主探究,允许灵活的不同的处理方法,从不同中找相同点,

7、从比较中得出最佳方案,再运用到实际中,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完整性、灵活性、多样性。3、立足课标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