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山水库工程设计

丁山水库工程设计

ID:307110

大小:64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7-21

丁山水库工程设计_第1页
丁山水库工程设计_第2页
丁山水库工程设计_第3页
丁山水库工程设计_第4页
丁山水库工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丁山水库工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丁山水库工程设计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12月30日91.毕业设计目的、任务1.1设计目的毕业设计是完成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后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在完成其它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已建或在建工程的资料分析,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提高专业基本技能及工作能力的一项指导性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掌握工程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设计图册、国家标准规

2、范和规程,提高设计计算、专业绘图及编写设计文件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1.2设计任务主要使该设计者掌握土石坝及溢洪道的相关设计内容。2.基本资料2.1设计资料2.1.1工程概况丁山水库位于QH河干流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总库容5.05×108m3。水库以灌溉发电为主,结合防洪,可引水灌溉农田71.2×105亩,远期可发展到10.4×105亩。灌区由一个引水流量为45m3/s的总干渠和4条分干渠组成,在总干渠渠首及下游24km处分别修建枢纽电站和HZ电站,总装机容量31.4

3、5MW,年发电量1.129×108kW.h。水库防洪标准为百年设计,万年校核。枢纽工程由挡水坝、溢洪道、导流泄洪洞、灌溉发电洞及枢纽电站组成。2.2设计基本资料2.2.1水文资料9表1-1水文资料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利用水文系列年限年22—2代表性流量————多年平均流量m/s21.9——调查历史最大流量m/s3980——设计洪水洪峰流量(P=1%)m/s4000——校核洪水洪峰流量(P=0.1%)m/s6550——保坝洪水洪峰流量(P=0.01%)m/s9100—3洪量————设计洪水洪量(P=1%)m/s5.0

4、0×105d—校核洪水洪量(P=0.1%)m/s7.95×105d4多年平均径流量m/s6.94×10—5多年平均输沙量t431×10—表1-2水库工程特征值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设计洪水时最大泄流量m3/s2000.00其中溢洪道815相应下游水位m700.552校核洪水时最大泄流量m3/s6830.00其中溢洪道5600相应下游水位m705.60水库水位3校核洪水位(P=0.01%)m770.40设计洪水位(P=1%)m768.109兴利水位m767.20汛限水位m760.70死水位m737.004水库容积总库容

5、m35.05×108校核水位设计洪水位库容m34.63×108防洪库容m31.36×108兴利库容m33.51×108其中共用库容m31.10×108死库容m31.05×1085库容系数50.50%6调节特性多年导流泄洪洞7形式明流遂洞工作闸门前为有压遂洞直径m8城门洞型压力遂洞8m消能方式挑流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7最大泄量(P=0.01%)m3/s1230.00最大流流速m/s23.10闸门尺寸m×m7×6.5弧形门启闭机t300.00油压启闭机检修门m×m8×9.00斜拉门进口底部高程m703.3598灌溉发电隧

6、洞形式压力钢管内径m5.40灌溉支洞内径m3.00最大流量m3/s45.00进口底高程m731.642.2.2气象流域年平均降雨量686.1mm,70%集中在6~9月,多年年平均气温8~90C,多年平均最高气温29.10C(6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4.30C(1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9m/s,水位768.1m时水库吹程5.5km。2.2.3地质(1)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QH河在丁山水库坝址区呈一弯度很大的S形。坝段位于S形的中、上段。坝段右岸为侵蚀型河岸,岸坡较陡,基岩出露。上下坝线有约300m长的低平山梁(单薄分

7、水岭),左岸为侵蚀堆积岸,岸坡较缓,有大片土层覆盖。右岸单薄分水岭是QH河环绕坝段左岸山体相对侧向侵蚀的结果。坝址区基岩以紫红色、紫灰色细砂岩为主,间夹砾岩、粉砂岩和少数砂质页岩。地层岩相变化剧烈,第四系除厚度不大的砂层、卵石层外,主要是黄土类土,在大地构造上处于相对稳定区,未发现有大的断裂构造迹象。坝址区左岸有一大塌滑体,体积约45×104m3,对工程布置有一定影响。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建筑物按7度设防。上坝址:上坝址位于坝区中部背斜的西北,岩层倾向QH河上游。河床宽约300m,河库砂卵石覆盖平均厚度5m,渗透

8、系数1×10-2cm/s。一级阶地(Q4)表层具中偏强湿陷性。左岸730m高程以上为三级阶地(Q2),具中偏弱湿陷性。9岩基未发现大范围的夹层,基岩的透水性不大。河床中段及近右岸地段,沿113-111-115-104-114各钻孔连线方向,在岩面下21~47m深度范围内,有一强透水带,w=5.46~30L/(s.m.m),下限最深至基岩下约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