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39例临床分析

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39例临床分析

ID:30718321

大小:17.2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2

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39例临床分析_第1页
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39例临床分析_第2页
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39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39例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39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39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XX年1月至XX年12月收治的39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岁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明显高于h者8例;入院时血糖/L者4例。31例为由急诊科或门诊收住院患者,8例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反应。入选之前口服磺脲类37例;其中格列体脲/消渴丸28例,长效控释片(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片等)5例

2、,中效降糖药(格列齐特)例。胰岛素23例(其中中效或混合19例,短效4例)。所有入选病例均有低血糖临床表现,如饥饿感、心慌、出汗、乏力、头晕、手抖、严重者神志不清或行为异常。    低血糖原因分析    2.1服用降糖药。合用其他药物。疾病原因;过量饮酒[1]。  2.患者原因活动度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或不及时,饮白酒。  2.医源性超量用药、联合用药、不及时减量,血糖监测不力。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

3、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低血糖处理    轻度低血糖反应,立即进食缓解,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给予静脉注射葡萄糖液缓解,然后以5%~10%的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同时依病情需要给予适当保护脑功能和支持治疗。    结果    本组39例h内症状消失并血糖正常者29例;脑功能障碍者:6~1h内完全恢复者5例;>1h完全恢复者3例。脑功能显著改善但未完全恢复者2例(均为发病到入院时间大于h的患者)。讨论    相当一部分患者缺乏对治疗的依从性,或

4、者对目前的血糖控制情况不满意,往往会在缺乏医师指导的情况下,擅自将药物加量或改变治疗药物。另外,饮食不配合也是引起低血糖的重要因素,在进食减少时继续按原方案用药,或者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不能按时进食,均可引起低血糖[2]。老年人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素合成减少,胰高糖素释放减少;并存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障碍,药物的清除率减慢,作用时间延长,易在体内蓄积;肝糖原储备低,肝糖异生功能降低,低血糖发生时没有足够的糖原转化为血糖[3]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5、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而且老年人易罹患各种疾病,从而影响正常进食。以上因素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应引起注意。同时,老年人出现低血糖反应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容易误诊,而且老年人发生低血糖后如果抢救不及时,会诱发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同时,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应加强低血糖知识的教育,使其了解可能发生低血糖的常见病因,掌握简单的急救方法[4]。加强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和密切监测血糖是预防低血糖昏迷

6、的有效手段。    宣教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医务人员应向接受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认真地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药物性能、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使其充分认识低血糖及其危害性,注意及时进餐(特别是注射短效胰岛素者),不管什么情况下出现头昏、出汗、心悸、乏力、饥饿感等情况先立即摄入碳水化合物。对于合并脑血

7、管疾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昏迷、偏瘫、抽搐等酷似脑血管疾病的,应急测血糖以免误诊而延误治疗。用降糖药的患者均应准备好预防低血糖发生的食物、糖果等。对于进食减少或不进食的患者,必要时减少或停用降糖药物。糖尿病患者避免空腹大量饮酒。让患者了解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发生低血糖的早期表现及危害。对危重、衰竭、智障患者告知家属特别小心注意患者的一些低血糖反应征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条件患者家属最好自备快速血糖仪。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降糖药的用量    参考文献  [1]吴文绪.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反应原

8、因与预防.实用糖尿病杂志,XX,4:56.  [2]王晓云,高宏健.糖尿病低血糖反应35例诱发因素分析.基层医学论坛,XX,2.  [3]李庆川.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47例临床分析.临床医药实践杂志,XX,7:569-570.  [4]李玉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