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精神障碍62例临床分析

老年期精神障碍62例临床分析

ID:30723259

大小:17.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2

老年期精神障碍62例临床分析_第1页
老年期精神障碍62例临床分析_第2页
老年期精神障碍62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老年期精神障碍62例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期精神障碍62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老年期精神障碍62例临床分析作者:张许来 张晓莉席春华 张丽【关键词】老年期;精神障碍;合并症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期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2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老年期功能性精神障碍以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居多,发病年龄多<80a;器质性精神障碍以脑血管性痴呆和阿尔采默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多见,发病年龄多≥70a;听力下降所致精神障碍多≥70a;功能性精神障碍近期疗效优于器质性精神障碍,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2、(P<)。脑血管性痴呆与阿尔采默病的被窃妄想、抑郁、徘徊方面差异显著。结论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常伴有各种躯体疾病和脑血管系统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心身健康,是社会和医学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  【关键词】老年期;精神障碍;合并症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老年性疾病必然相应增加,已成为社会和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3、。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选取XX年1月1日~XX年6月30日在我院老年科住院的62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老年期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年龄均≥60a。其中男33例(%),女29例(%);年龄:60~69a19例,70~79a27例,≥80a16例;职业:农民或无业16例(%),退休46例(%);文化程度:大学5例(%),中专7例(%),初中10例(%),小学18例(%),文盲22例(%);首次发病年龄:<60a9例(%),≥60a53例(%);有诱因者44例(%),其中因躯体疾病诱发23

4、例(),社会心理因素诱发21例(%);有精神病阳性家族史者8例(%);伴发躯体疾病36例(%),其中高血压、动脉硬化30例(%),垂体瘤1例(%),糖尿病12例(%),外伤性骨折1例(%),前列腺肥大2例(%),白内障2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听力下降3例。1.方法对62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1各种精神障碍与发病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表1各种精神障碍与不同年龄分布情况疾病类型由表1可知:功能性精神障碍以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居多,发病年龄多<80a;器质性精神障碍以脑血管性痴呆和阿尔采默病所致精神障碍多见,发病年龄多≥70a

5、;听力下降所致精神障碍≥70a多见。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精神障碍特征精神分裂症7例,最常见症状为妄想、类偏执状态、行为障碍,思维联想障碍和一些阴性症状较为少见。情感性精神障碍15例,其中双相障碍躁狂相4例,抑郁相10例,混合相1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18例,其中抑郁或焦虑8例,类偏执1例,妄想5例,行为紊乱3例,类躁狂1例,18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减

6、退。AD12例,轻度痴呆5例,中度~重度痴呆7例,12例均为老年型,伴有不同程度的行为紊乱。肿瘤所致精神障碍1例,系垂体瘤所致,以幻听为主要表现,智能损害明显。.老年期精神障碍的近期疗效,见表2。表2老年期精神障碍近期疗效(略) 注:两组有效率相比:χ2=,P<表2显示:功能性精神障碍近期疗效优于器质性精神障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4AD与VD的知觉、思维、情感、人格、行为等方面的精神症状比较,见表3。表AD与VD临床症状比较临床症状[]AD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

7、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表3显示:AD与VD的被窃妄想、抑郁、徘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有研究表明,大脑边缘系统或颞叶病变多见妄想,与AD的病理改变相吻合。抑郁情绪以VD多见,AD次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抑郁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脑部病灶破坏了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其通路有关。但VD患者在早期对躯体功能丧失、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等有自知力,因此可促发或加重抑郁。而AD患者早期对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