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效生态林业造林模式试验研究

论高效生态林业造林模式试验研究

ID:30725994

大小:16.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2

论高效生态林业造林模式试验研究_第1页
论高效生态林业造林模式试验研究_第2页
论高效生态林业造林模式试验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高效生态林业造林模式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论高效生态林业造林模式试验研究  随着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推进,森林覆盖率和造林成活率都有了显著提高,目前人类面临着人口过快增长,土地、能源、水和矿产等有限资源消耗量过大,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传统的林、农、牧各业都在寻求、探索不主要靠扩大种植面积,而是用有限资源生产更多产品和更高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挖掘林业促农增收的潜力。在稳住现有林地面积存量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实现产业增长由量的扩张为主向以质的提升为主的转变,由

2、粗放型、低效益经营向集约型、高效益经营转变。特别是要提高森林经营强度,拓展森林功能的价值,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发展质效,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增强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最大化。  一、试验内容  1.拟定治理模式,选择树种、草种和中草药材  树种主要以本地优良的乡土树种为主。  2.合理间作,发展林下经济  组成合理的林间结构,林下种植牧草,选择适宜的环境种植中药材。  3.建立多种造林模式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

3、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做到乔灌草相结合,主要的树种有:樟子松、油松、沙地云杉等有市场前景的树种。草种以牧草为主,如紫花苜蓿。药材主要以联盟连翘、黄芩、板蓝根、柴胡、金银花、五味子为主。  4.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二、试验设计的造林模式  1.林草带状混交造林模式  该造林模式主要以选择优良的乡土树种,通过高密度造林,实现其高经济效益。主要选择的树种有:樟子松、油松,株行距×,混交方式为带状混交,草种为紫花苜蓿。造林的乔木树种32行为一带,牧草带为16米宽

4、,以利于机械化作业。苗木二年生营养杯苗。栽植时,将苗木靠顺风壁,培土埋没根系,水渗后培土踩实。  2.林药带状混交造林模式  主要选择的树种有:樟子松、油松、沙地云杉,株行距×,主要的中草药材为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柴胡、五味子为主。此造林模式樟子松、油松和沙地云杉造林为4行为一带,种植中草药为16米带宽。  3.林苗间作带状混交造林模式  主要选择的树种有:樟子松、油松、沙地云杉,株行距×,主要间作的苗木为五角枫、桦树和柠条,此造林模式樟子松、油松和沙地云杉造林为5行为一带,林下为16米宽的育苗带。  三、主要技术措施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

5、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1.造林整地  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在雨季前进行造林整地,山地地形复杂的以穴状整地为主;块状整地呈品字形配置,整地时用生土作埂,熟土回填,杂草填入穴中充当绿肥,石块垒埂,埂高不低于15CM,防止水土流失。  2.选择优质苗木,做到适地适树,合理确定造林时间  在造林方法上,以植苗造林为主,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合理的造林密度。

6、并对造林模式进行调查、统计和数据整理,筛选出适于干旱山地的适生树种、草种和中草药材。  3.充分利用地下水源及节水、保水措施,生根粉、保水剂和地膜覆盖等技术措施  并根据当地春旱,夏季雨量集中的气候特点,抢时间,重点抓好秋季播草造林,以提高种草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4.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物候期,确定造林时间和造林方法  如樟子松在春季造林,油松选在雨季造林,并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合理的造林密度  5.加强管理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完善技术指导服务机制,使先进成熟技术成果能快速在试验区推广。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

7、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