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五) 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课时跟踪检测(五) 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ID:30755869

大小:89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3

课时跟踪检测(五) 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1页
课时跟踪检测(五) 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2页
课时跟踪检测(五) 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3页
课时跟踪检测(五) 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4页
课时跟踪检测(五) 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五) 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跟踪检测(五) 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会发生改变B.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C.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与磷脂分子有密切联系D.生物膜系统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2.(2014·潍坊模拟)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构造复杂,与核纤层(组分为核纤层蛋白,存在于内层核膜内侧)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在核内外的物质转运中起重要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核纤层蛋白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B.如果某个细胞表达了核纤层蛋白基因,那么

2、它一定已经完成了细胞分化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NA聚合酶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细胞核中的DNA也可以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3.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4.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对应关系,不确切的是(  )选项实例(实验)结论(假说)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红细胞膜中的脂质铺展成单

3、分子层后,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D人鼠细胞杂交实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5.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③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D.④是内质网,其上附有核糖体6.(2014·江西四校联考)下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

4、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C.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7.(2013·唐山模拟)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不同的膜蛋白具有各自的特殊功能,下列图示体现了膜蛋白的部分功能。下列有关膜蛋白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表明膜蛋白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图二说明膜蛋白能够催化膜表面的代谢反应C.图三表明膜蛋白有利于细胞接收膜表面的化学信息D.三幅

5、图能够说明膜蛋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8.(2014·许昌模拟)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关于图1、图2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和图2中,B细胞与乙细胞上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糖蛋白B.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C.若A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会作用于机体的肝细胞D.图2中甲细胞的细胞膜上无糖蛋白9.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B.3是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的C.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信使RNA、RNA聚合酶、DNA解旋酶、

6、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等物质必须通过核孔才能进出细胞核D.⑤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10.(2014·广东六校联考)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右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温度增加到15℃以上,细胞膜流动性增强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11.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其包括三个步骤:荧光染料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使细胞膜上呈现

7、一定强度的荧光;激光照射猝灭(漂白)膜上部分荧光;检测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利用该技术测得膜上受激光照射部位的荧光强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C.该技术不宜在高温下进行D.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后,其荧光强度F2小于漂白前的荧光强度F112.右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依靠细胞1分泌的化学物质B.细胞3与细胞2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与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同C.细

8、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细胞进行信息识别的结构基础是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D.若细胞4是效应T细胞,则其与靶细胞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二、非选择题1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