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和梁式楼梯手算及实例(1)(2)

板式和梁式楼梯手算及实例(1)(2)

ID:30761042

大小:28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3

板式和梁式楼梯手算及实例(1)(2)_第1页
板式和梁式楼梯手算及实例(1)(2)_第2页
板式和梁式楼梯手算及实例(1)(2)_第3页
板式和梁式楼梯手算及实例(1)(2)_第4页
板式和梁式楼梯手算及实例(1)(2)_第5页
资源描述:

《板式和梁式楼梯手算及实例(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1.板式楼梯例8-1某公共建筑现浇板式楼梯,楼梯结构平面布置见图(8-6)。层高3.6m,踏步尺寸150×300mm。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为HPB235和HRB335。楼梯上均布活荷载标准值=3.5kN/m2,试设计此楼梯。1.楼梯板计算板倾斜度设板厚h=120mm;约为板斜长的1/30。取lm宽板带计算(1)   荷载计算图8-6例8-1的楼梯结构平面荷载分项系数基本组合的总荷载设计值表8-1梯段板的荷载(2)截面设计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板水平计算跨度弯矩设计值选配ø10@110mm,As=714mm2分布筋ø8,每级踏步下

2、一根,梯段板配筋见图(8-7)。表8-2平台板的荷载2.平台板计算设平台板厚h=70mm,取lm宽板带计算。(1)荷载计算总荷载设计值(2)截面设计板的计算跨度弯矩设计值mkNplM×=´´==54.276.119.8101101220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选配ø6/8@140mm,As=281mm2平台板配筋见图(8-7)。图8-7梯段板和平台板配筋3.平台梁B1计算设平台梁截面(1)荷载计算总荷载设计值(2)截面设计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计算跨度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截面按倒L形计算,经计算属第一类T形截面,采用HRB335钢筋选2ø14+1ø16,

3、As=509.1mm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配置箍筋ø6@200mm满足要求平台梁配筋见图(8-8)。图8-8平台梁配筋2.梁式楼梯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例8-2某数学楼楼梯活荷载标准值为2.5kN/m2,踏步面层采用30mm厚水磨石,底面为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混凝土采用C25,梁中受力钢筋采用HRB335,其余钢筋采用HPB235,楼梯结构布置如图(8-12)所示。试设计此楼梯。(a)楼梯结构平面(b)楼梯结构剖面图8-12梁式楼梯结构布置图 解:1.踏步板(TB一1)的计算(1)荷载计算(踏步尺寸。底板厚d=40mm)恒荷载踏步板自重踏步面

4、层重(计算踏步板自重时,前述ABCDE五角形踏步截面面积可按上底为,下底为,高为a1=300mm的梯形截面计算。) 踏步抹灰重g=1.08+0.35+0.14=1.57kN/m使用活荷载垂直于水平面的荷载及垂直于斜面的荷载分别为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2)内力计算斜梁截面尺寸选用150mmX350mm,则踏步的计算跨度为踏步板的跨中弯矩(3)截面承载力计算取一踏步(为计算单元,已知等效矩形截面的高度h和宽度b为则:则:踏步板应按配筋,每米宽沿斜面配置的受力钢筋,为保证每个踏步至少有两根钢筋,故选用ø8@150(As=335mm2) 2.楼梯斜梁(TL

5、一1)计算(1)荷载踏步板传来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斜梁自重斜梁抹灰楼梯栏杆总计(2)内力计算取平台梁截面尺寸,则斜梁计算跨度:斜梁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为:(3)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取翼缘有效宽度按梁跨考虑按梁肋净距考虑由于可不按翼缘厚度考虑,最后应取.判别T形截面类型:故按等一类T型截面计算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故选用212,由于无腹筋梁的抗剪能力:可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选用双肢箍ø6@300. 3.平台梁(TL一2)计算(1)荷载斜梁传来的集中力平台板传来的均布恒荷载平台板传来的均布活荷载平台梁自重平台梁抹灰总计(2)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见图8-13)平台

6、梁计算跨度故取跨中弯矩支座剪力考虑计算的斜截面应取在斜梁内侧,故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图8-13平台梁计算简图(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翼缘有效宽度bf’,按梁跨度考虑按梁肋净距考虑最后应取判别T型截面类型:按第一类T形截面计算选用218(As=509m2)(4)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由于无腹筋梁的承载力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可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选用双肢箍ø6@200。(a)TB—1;(b)TL一1;(c)TL一2图8-14踏步板、斜梁和平台梁配筋图(5)附加箍筋计算采用附加箍筋承受由斜梁传来的集中力,若附加箍筋仍采用双肢箍筋ø6,则附加箍筋总数为:个斜梁侧需

7、附加2个ø6的双肢箍筋。踏步板(TB一1)、斜梁(TL一1)和平台梁(TL一2)的配筋图如图(8-14a、b、c)所示。 精彩文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