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避险方法与伤员的急救

地震避险方法与伤员的急救

ID:30764925

大小:47.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3

地震避险方法与伤员的急救_第1页
地震避险方法与伤员的急救_第2页
地震避险方法与伤员的急救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震避险方法与伤员的急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震避险方法与伤员的急救当你突然感到震动,首先判断是否是地震引起,如果确认是地震发生,比如附近吊灯、电线在摆动、门窗在晃动作响,甚至建构筑物在摇晃,应努力保持镇静,切忌慌乱,分以下几种办法进行应对。1.如果震动几下就过去了,可冷静地等其动过,然后询问求证,这是中强地震以下的地震。2.如果震动时间较长,应是遇到了较强地震。①如果你是在室内,而来不及撤出(比如在高楼),首先应躲在结实的家具,如桌子、床的下面,或躲进卫生间内,待震动结束如房屋基本完好,再迅速撤离到户外空旷处,走前快速关好水、电气。②如果在公共场所,应保持镇静,用背包等物或手

2、护住头部,躲在大柱旁、内墙角、卫生间等处或坚实的柜台或座位下面,避开悬挂物、玻璃窗,等震动平息,然后在工作人员指挥下快速而有秩序地离开。③在公交车上,应紧抓扶手或蹲下抓住座位,待震动停止后序次迅速下车。④在户外,应尽量避开高房、高墙、砖、木堆放处,变压器如在山区,切忌顺着滑坡或滚石方向跑,应以垂直方向迅速避开,蹲下或趴下,用包保护住头部。⑤如遭遇埋压,应尽量快速抓住硬物支撑,保持头部周围有一空间,保持呼吸、保持镇静等待救援,并设法弄出声响,提示外面救助。伤员救治基本常识1.止血方法第3页共3页①一般止血法:创口小的出血,用生理盐水局部

3、冲洗,周围用75%的酒精涂擦消毒。涂擦时,先从近伤口处向外周擦,然后盖上无菌纱布,用绷带包紧即可。如头皮或毛发部位出血,应剃去毛发再清洗、消毒后包扎。②指压止血法:在采取指压止血法进行止血时,应根据出血的部位不同,压迫不同的部位达到止血的目的。③填塞止血法:对软组织内的血管损伤出血,用无菌绷带、纱布填入伤口内压紧,外加大块无菌敷料加压包裹。④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纱布、棉垫、绷带、布类等做成垫子放在伤口的无菌敷料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⑤止血带止血法:常用的有橡皮和布制两种。在紧急情况下常选用绷带、布带(衣服扯成条状)、裤带、面巾

4、代替。2.包扎①包扎的动作要轻、快、准、牢。避免碰触伤口,以免增加伤员的疼痛、出血和感染;②对充分暴露的伤口,要尽可能的先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再进行包扎;③不要在伤口上打结,以免压迫伤口而增加痛苦;④包扎不可过紧或过松,以防滑脱或压迫神经和血管,影响远端血液循环。如是四肢,要露出指(趾)末端,以便随时观察肢端血液循环情况。3.骨折固定①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有大出血时,应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再固定骨折部位;第3页共3页②对于大腿、小腿和脊柱骨折,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员;③骨折固定的目的,只

5、是限制肢体活动,不要试图整复。如患肢过度畸形不便固定时,可依伤肢长轴方向稍加牵引和矫正,然后进行固定;④对四肢骨折断端固定时,先固定骨折上端,后固定骨折下端。若固定顺序颠倒,可导致断端再度错位;⑤固定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花等柔软物品垫好,尤其骨突出部和夹板两头更要垫好;⑥夹板要扶托整个伤肢,将骨干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住。绷带和三角巾不要直接绑在骨折处;⑦固定四肢时应露出指(趾),随时观察血循环,如有苍白青紫、发冷、麻木等情况,立即松开重新固定。⑧肢体固定时,上肢屈肘,下肢伸直;⑨开放性骨折禁用水冲,不涂药物,保持伤口清洁;外

6、露的断骨严禁送回伤口内,避免增加污染和刺伤血管、神经;⑩疼痛严重者,可服用止痛剂和镇静剂,固定后迅速送往医院。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