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

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

ID:307665

大小:6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7-21

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_第1页
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_第2页
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_第3页
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_第4页
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_第5页
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_第6页
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_第7页
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_第8页
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_第9页
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成教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学生姓名专业国际贸易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联系电话2012年3月目录一、贸易模式选择与贸易摩擦………………………………………………………1二、广东省产品出口现状及分析……………………………………………………2(一)进出口产品结构仍需优化……………………………………………………3(二)出口曾长幅度呈下滑趋势……………………………………………………3(三)贸易增长方式有待调整………………………………………………………4三、广东省发展产业内贸易的产业条件分析………………………………………

2、4(一)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效益不断提高……………………………………………4(二)产业集群优势突出产业链条比较完善………………………………………5(三)产品差异程度和潜力较高……………………………………………………6四、总结与建议………………………………………………………………………6【摘要】文章通过对比,指出相对于传统的贸易模式,产业内贸易可以避免贸易摩擦,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贸易摩擦频发的背景下,广东省必须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来改善外贸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从产业条件角度分析,认为广东省已具备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坚实产业基础: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产

3、业集群优势突出,R&D费用支出逐年增加,产品差异度增强。最后,针对存在的差距,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关键词】产业内贸易;贸易摩擦;产业条件。国际贸易摩擦背景广东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模式选择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规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2009年贸易额已增至2,207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广东省作为我国外贸第一大省,进出口总额也在逐年攀升,2006年外贸总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2007年达到6340亿美元,2008年接近7000亿美元,2010年外贸额大约为7800亿美元,其出口额占全国外贸

4、出口总额的1/3。但是,在广东省外贸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与之而来的是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加。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发布的案件统计,2002年至2008年,广东产品共遭受160多起贸易救济调查,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涉案产品也从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大到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彩电、相机、微波炉等机电产品。频繁的贸易摩擦不仅对广东产品出口造成一定影响,而且还对产业安全构成威胁,影响着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选择何种不招至贸易伙伴诸多贸易保护限制的贸易模式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一、贸易模式选择与

5、贸易摩擦长期以来,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根据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建立在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人口大国,中国应基于廉价劳动力资源,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但是,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传统贸易模式具有排他性和替代性,因为是局限于某种基本要素发展特定产业,所以一国特定产业优势的强化和贸易规模的扩张,必然带来别国相同产业的衰亡,导致其高昂的产业调整成本,因而会使伙伴国为保护本国的产业而强化贸易壁垒,甚至引发严重的贸易冲突。因此,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

6、为基础的传统贸易模式,存在着不断恶化自身外部环境的内在机制。  从两方国家经验看,从20世纪60年代起,发达国家就逐步发展产业内贸易来避免贸易摩擦。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通常指一年)既出口又同时进口同类产品的行为(这里的同类产品是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至少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第7页,共7页。根据产业内贸易理论,由于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必然导致厂商供给的产品存在差异,从而使厂商彼此间形成相对垄断。而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任何一个垄断厂商,都无法生产一个产品的全系列品种,而只能生产出品种有限的同类产品,因而无法满足本国消费者的所

7、有选择,从而导致本国出口自己擅长生产的该类产品的品种,进口本国不能生产的该类产品的品种。所以,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消费者对外国同类异质产品的需求,必定引发产业内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下的贸易模式和产业内贸易模式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由同种商品的低成本生产所带来的价格优势,后者是由产品异质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产业内贸易提供的是能满足消费者偏好的异质产品,因而可以获取消费者的更高买价,也可使出口产品的价格形成更具自主性,从而提高贸易收益,而规模经济是通过分工的自我演进来推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市场容量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因此具有持续性和动态性。因此,

8、产业内贸易较之比较优势下的贸易,是一种水平更高、利得更大、竞争力更强的贸易方式。而且,由于产业内贸易模式中贸易双方相互提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