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隧洞锚杆、挂网及喷护施工方案

引水隧洞锚杆、挂网及喷护施工方案

ID:30768571

大小:53.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3

引水隧洞锚杆、挂网及喷护施工方案_第1页
引水隧洞锚杆、挂网及喷护施工方案_第2页
引水隧洞锚杆、挂网及喷护施工方案_第3页
引水隧洞锚杆、挂网及喷护施工方案_第4页
引水隧洞锚杆、挂网及喷护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水隧洞锚杆、挂网及喷护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引水隧洞锚杆、挂网及喷护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可可托海扩机工程引隧洞隧道位于富蕴境内,引隧洞全长2400米,洞型采用城门洞型、圆型等典型断面,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以锚杆、钢筋网片、干喷混凝土、钢拱架等为初期支护,超前锚杆等为施工辅助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其中锚杆支护中支护系统锚杆采用4.5米长Φ28螺纹钢筋全长粘结水泥药卷锚杆,2.0×2.0米间距梅花形布置,网片采用Φ6.5盘条,网格为15㎝×15㎝,钢支撑采用18号工字钢,采用冷弯成型,喷浆采用干喷法,喷厚10

2、㎝。二、施工方案:锚杆施工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进行,并与钢支撑、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形成承载结构。锚杆钻孔可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钻孔应圆而直,孔口岩面应整平,并使钻孔方向与岩面垂直;锚杆孔径符合设计要求。1、组合式锚杆施工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修整边壁→测量、放线→钻机就位→接钻杆→校正孔位→调整角度→钻孔(接钻杆)→钻至设计深度→插锚杆→压力灌浆养护→裸露主筋除锈钻孔与锚杆制作1)钻孔时要保证位置正确(上下左右及角度),防止高低参差不齐和相互交错。2)钻进时要比设计深度多钻进100~200mm

3、,以防止孔深不够。第8页共8页3)锚杆应由专人制作,接长应采用直螺纹对接,为使锚杆置于钻孔的中心。4)药卷锚杆采用先钻孔后下锚杆法施工,待喷射砼封闭岩面后,按照设计的范围内布设药卷锚杆,按照布孔位置用风动凿岩钻机先钻孔,使用高压风清孔,5)安设药卷,药包随用随泡。药包浸水前,先在其端头扎两个透气孔,然后竖直浸入水中约1~2分钟,待不冒气泡时,取出药包,按计算数量逐个依次装入孔内,第一节药包用木棍捅到孔底,装入药包到2/3孔深,再将锚杆插入,并缓慢转动以破碎药包,连续转动时间不少于1分钟,以保证充分搅

4、拌均匀。2、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焊接钢筋网片→干配混凝土料→依次打开电、风、水开关→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混凝土面层养护。1)挂钢筋网施工钢筋网使用Φ6.5盘条,Ⅱ、Ⅲ类围岩网格为15㎝×15㎝,,固结在锚杆端头上。钢筋须调直除锈,按规定长度下料、安扎、焊、顺序堆放在工作面上使用,钢筋网应随喷射砼面的起伏进行铺设。挂网在初喷砼及施作锚杆后进行。钢筋网在洞外预制电焊成网片后安设,以节省挂网时间。挂网时,钢筋网要紧贴岩面,网片间点焊搭接,并与邻近锚杆联接牢固。网片的宽度据径向锚杆布置情况

5、确定。网片重量宜控制在100kg左右,以方便挂设,由于该隧洞锚杆布设为2.0×2.0米,网片无法固定,为此在锚杆间布设1×1米范围内植入0.35米Φ14螺纹钢筋,网第8页共8页片挂设时固定在锚杆和植筋上,植筋锚入岩内0.25米,外露0.1米。2)喷射砼施工本隧道采用湿喷法。喷射砼作业机具设备:砼喷射机、空气压缩机、搅拌机、上拌机具、供水设施。喷射砼的原材料和配合比原材料:①水泥采用425#普硅水泥;②砂一般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砂的含水率以5~7%为宜;③石子采用坚固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粒径小于15

6、㎜;④水:用洁净水;⑤速凝剂:采用BR型外加剂。配合比的选定:施工中选定,开始时采用1:1.98:2.02喷射砼施工 搅拌机一般布置在洞外,通过运输车运入洞内,然后给料于喷射机,同时应设晴雨棚,以控制砂石的含水率。清理工作面喷射砼,应认真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欠挖者应予以凿除,修整断面,清理浮石及拱脚的虚碴等。喷射砼作业混合料的备制混合时,各种材料应按配合比准确称量;采用强制式密封搅拌,时间不少于90秒;机具就位第8页共8页机具安装在围岩稳定地段,保证输送线路通畅。未上料前,先进行砼喷射机试运转:开启高

7、压风及高压水,如喷嘴风压正常喷出的风水呈雾状,如喷嘴风压不足,可能出料口堵塞,如喷嘴不出风,则可能输料管堵塞。有故障及时排除,待喷射机运转正常后才能进行喷射作业。喷射砼作业要点喷前应用高压风或高压水清洗岩面,将附着在岩面上的粉尘、硝屑冲洗干净,以保证砼与岩面粘结牢固。若用高压水清洗会引起岩面软化时,只能用高压风清扫岩面杂物(视地质情况而定)。严格掌握规定的速凝剂掺量,并添加均匀;喷射机工作风压一般控制在0.2~0.4MPa;喷射手严格控制水灰比,使喷层表面平整光滑,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喷嘴的方向应

8、与受喷岩面垂直,喷嘴与受喷岩面距离保持在0.6~1.0米范围;喷嘴移动轨迹应因地制宜,横条、竖条、圆圈等应交替使用,移动速度要慢,让砼"堆"起来,有了一定厚度再移开,然后逐块扩大其喷射范围;喷射顺序一般采用先下后上,先墙后拱;一次喷射厚度一般拱部为3~5㎝,边墙为6~8㎝;凹凸不平时应先将凹处喷平,按正常顺序喷射,以减少回弹;有钢筋网时,宜使喷嘴靠近钢筋,喷射角度也可适当偏一些,喷射砼应覆盖钢筋;有钢架时,钢架与围岩间隙必须以喷射砼充填密实,喷射砼应将钢架覆盖,并应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