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

ID:307704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7-21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_第1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_第2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_第3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教学和创作在国学学科建构和文化传承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通过初步的诗词创作实践,笔者觉得,遵循诗词格律,讲求平仄声韵,对于提高个人的汉语水平、培育审美情感、平和心态,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国学复兴中,应鼓励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不仅研究和吟诵古典诗词,而且要习练创作,以夯实国学教育的基础。关键词:国学;古典诗词;格律;创作近年来不断高涨的国学热,除了一些喧嚣和浮躁外,总的来说,对于中西方文化深度对接中民族心理的重建、学术品格的独立和传统文

2、化的振兴,是一件很有意义而影响深远的事情。随着孔子学院在国内外的广泛设立,国内部分高校国学院和国学研究所(中心)的设立,国学学科地位的稳固,大量出版物的正规出版,国学正在去除表面的喧嚣,在稳步向纵深发展。当然,眼前仍有很多困难和问题,未来的发展也未必一帆风顺,但我们相信,国学的发展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我自己在学科上从马克思主义,走向外国(西方)哲学,现在也仍然在这两个领域中吃饭,但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从小深入血脉,给我的生命带来诸多好的或不好的影响,而且我也一再地用中国传统文化在给自己疗伤,从通俗的伦理教化,到

3、中西气功,现在到古典诗词。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内容,虽表面上看不能赚取生计,不是我研究的学科和专业,但在心灵深处则是我生命中最原始和基本的部分。我在懵懂和幼稚时,它曾给我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伤害,但最终我又只能依赖它给我疗伤。大概许多中国人都发现,我们越是往前走,越发现传统文化对我们的重要性。不管我们是否承认,不管我们恨还是爱,总之,我们很难离开它,它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基本的部分。本文结合我近四五年中国古典诗词的习练创作,力图说明中国古典诗词在国学中的基础地位,古典诗词的研习创作在国学传承中的基础地位。一、古典诗

4、词在国学中的基础地位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不仅是最初的形式,而且处于核心地位,而诗歌中格律诗词又是最成熟的形式,以至于一提到中国古典文学,我们就不由得想到唐诗宋词,古代中国作为最具有诗情诗意的国家受世界赞誉也由此而来。那么,古典诗歌在国学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呢?笔者觉得它应处于基础地位。此处的“基础”系指“起点”、“起头”,也含有一定的“根本”意思。理由有三:第一,从语言文字的演化历程和思维的抽象阶梯来看,语言文字和文学常常连结在一起,处于偏重形象思维的初级阶梯,处于不可逾越的基础地位。从其起源和现存状态来看,汉语

5、是一种象形文字,这一点应该无可争议。汉语的这种形象性有利于诗词歌赋的发展,使中国文化中文字和诗歌紧紧连结着。从人类认识发展和语言演化的角度看,总是先有形象思维后有抽象思维,诗歌的形象语言总是先于论理的抽象语言。汉语言一直保留的形象特征使它与诗歌始终具有不解之缘,而且深刻的论理和抽象的概念也始终保持着整体性的思维,这不能不说与汉语的形象思维有着密切关系。第二,从中国文化演进历程看,《诗经》(尤其是未经孔子删节审定的《诗经》)应该说是最早的中国文化典籍,它应该不晚于周代的政论典籍《尚书》,更早于记载春秋战国诸侯

6、国事迹的《春秋》。诗歌是充满韵律的文字,而据朱光潜先生的理解,“中国最古的书大半都参杂韵文,《书经》、《易经》、《老子》、《庄子》都是着例”。[1](p1)诗韵的影响可见一斑。到汉代官方审定的六艺顺序:诗、书、礼、乐、易、春秋,不仅反映着政治重要性的程度,而且反映着各种“艺”形成的历史顺序。毫无疑问,文化的形成和演进跟文字的发展和思维的变化紧密相关。第三,从国学的基本结构看,虽说国学最终形成的图书分类和学科划分为经、史、子、集,但传统上所说的文史哲不分家,为什么“文”要打头呢?笔者认为原因在于,文为史哲奠定

7、入门功夫,提供表达手段,稳固形象思维,放在首位当是无愧的。因为按照国学大师马一浮的看法,国学应是六艺统四部,而六艺中诗为首,这应该不仅是一种政治需要,而且含有文化演进的秩序在内。由此可见,国学中集部尤其是古典诗歌的最成熟形式——古典诗词在国学学科培育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如果在学理上能说得通,那在教化中旧必须加以强调。在国学复兴中,不能仅将经学经典、诸子百家和史学论著当作经典,唐诗宋词同样是经典,而且处于研习教化的基础地位。二、古典诗词及其创作的文化意蕴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初步习练创作,笔者深感其诸多好处。当然

8、,真正要从中受益,还需要对诗词格律有正确的认识。从白话文运动以来,有很多人认为诗词格律太束缚人,是中国古典文化僵化的重要表现,不利于表达思想和感情。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尤其是对古典诗词很隔膜的年轻人,对诗词的格律不认同甚至很反感。笔者通过总结自己的创作实践,观察和研究别人的创作实践,结合中国古典诗歌的演进历程,发现格律在魏晋南北朝末期的形成,对于中国古典诗歌在唐诗宋词中达到高峰,使诗歌从朴拙提升为雅致,起着重要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