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下料工艺守则

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下料工艺守则

ID:30774140

大小:15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3

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下料工艺守则_第1页
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下料工艺守则_第2页
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下料工艺守则_第3页
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下料工艺守则_第4页
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下料工艺守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下料工艺守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QB/HT-RQ-03-07公司企业标准下料通用工艺守则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单位接收单位接收人:2007年4月5日发布2007年4月15日实施10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守则规定了压力容器受压元件下料的通用技术要求。本工艺守则规定了下料工序的操作要点、质量要求和控制的主要内容。1.2本守则适用于压力容器制造零部件的下料工序。2引用标准《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第1、2号修改单)GB151-99《管壳式换热器》(第1号修改单)公司《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3材料3.1压力容器用材料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压力

2、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及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3.2制造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材料必须具有材料生产单位按照相应标准规定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原件)。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必须齐全、完整,并应有材料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盖章确认。如质量证明书为材料生产单位出具的复印件,应由材料销售单位在质量证明书的复印件中加盖销售单位质量检验章和经办人章。3.3购进的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材,应有明显清晰的标志,且和质量证明书一致,图样及相关标准要求复验及对质量证明书中的某项性能有怀疑时均需复验,没有完

3、成的材料检验,未经材料责任师签署验收入库单的材料不得进入下料现场。3.4投入下料现场的材料未种植本单位材料代号标识及检查员见证标识,不允许进行划线下料。3.510主要受压元件用材必须进行标记的种植,且应经材料检查员确认。在使用中始终保留有标识,当制造中需要使用时,应进行标记的移植,并有材料检验员的确认标记。主要受压元件包括:压力容器中筒体,封头(端盖),人孔盖、人孔法兰、人孔接管、膨涨节、开孔补强圈、设备法兰、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mm以上的设备主螺栓及直径大于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3.6标记位置标记位置图1筒节钢板拼接标记位置标记位

4、置封头拼缝图2封头钢板标记位置标记位置图3圆形锻件标记位置10标记位置图4管板、法兰标记位置4划线4.1划线工人必须熟悉图样和制造卡的要求,划线前应核对材料的品种、规格是否符合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要求。4.2划线前对受压元件用料应进行表面质量复查。4.2.1钢板表面仅允许存在深度不超过厚度负偏差之半的划痕、轧痕、麻点、氧化皮脱落后的粗糙等局部缺陷。4.2.2封头或需要变形的工件下料,应考虑压形工艺减薄量,选用正偏差材料或增加厚度,保证封头或变形件的最小厚度符合设计图样及标准的规定。4.2.3深度超过钢板负偏差之半时,以及任何裂纹、结疤、折叠、压入氧化皮

5、、夹杂等缺陷时,应打磨消除,打磨面积应不大于钢板面积的30%,打磨的凹坑应与母材圆滑过渡,否则不得用于受压元件。4.2.4深度超过钢板负偏差界限的缺陷应和技术人员联系。4.3筒体下料一般应按轧制方向,当需要横向下料时,应和技术人员联系。4.4划线应依据图样、制造卡、排版图进行合理划线,充分利用边角余料,提高材料利用率。4.5拼接焊缝,碳素钢不小于300mm。不锈钢不小于200mm,最短筒节均不小300mm,且保证容器在组焊时,相邻筒节的A类焊缝的距离大于3倍的板厚,且不大于100mm,A、B类焊缝距开孔边缘的距离应大于3倍的板厚且不小于100mm,

6、同时还应保证容器内件和壳体焊接的焊缝边角尽量避开圆筒间相焊及园筒与封头相焊的焊缝。4.6卧式容器的B类焊缝应尽量位于支座之外,A类焊缝位于壳体下部的14510°范围之外,支座焊缝与筒体焊缝边缘的距大于筒体壁厚且不小于50mm。4.7主要受压元件划线后应进行材料标记移植,还应打上主要受压元件编号(不锈钢及小直径管材可用油漆写)待检查员检查划线尺寸和标记移植无误后,打上见证钢印或记录后,方可下料。一般受压元件可不进行标记移植,但一定要核对材料标记,准确无误,方可下料。4.8筒体划线4.8.1筒体划线应划出基准线,下料线,需刨边的要留出刨边余量并打上洋冲

7、孔(不锈钢不打洋冲孔,数控切割下料时可不划出基准线,不打洋冲孔),如图5所示。对角线刨边余量LB图5:筒节下料划线4.8.2筒体的展开长度L允差如表1,表1筒节展开长度L允差筒体板厚mm3-45-68101214161820-2224-26展开长L允差±mm11.52.533.5455.56.06.5注:管壳式换热器体展开L取正偏差4.8.3筒体下料长边线应相互平行,对角线误差≤l/10004.8.4筒体展开划线(1)无封头连接的筒体展开下料按图纸名义尺寸展开下料。10(2)有封头时,要根据工艺和图样的要求,封头与筒体外壁对齐或与筒体内壁对齐,或封

8、头与筒体壁厚中心对齐来计算筒体展开长。300-500150-2004.9产品试板的划线应和筒体同牌号、同规格、同批号、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