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100t165-2015蜡梅观赏苗木嫁接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

db510100t165-2015蜡梅观赏苗木嫁接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

ID:30775262

大小:117.3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3

db510100t165-2015蜡梅观赏苗木嫁接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_第1页
db510100t165-2015蜡梅观赏苗木嫁接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_第2页
db510100t165-2015蜡梅观赏苗木嫁接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_第3页
db510100t165-2015蜡梅观赏苗木嫁接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_第4页
db510100t165-2015蜡梅观赏苗木嫁接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_第5页
资源描述:

《db510100t165-2015蜡梅观赏苗木嫁接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DB510100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100/T165—2015rh±t戈日梅观赏苗木嫁接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ThetechniqualregulationsongraftingcultivationandthequalityclassificationofChimonanthuspraecoxornamentalnurserystock2015-07-01实施2015-06-26发布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II1范围12术语和定义13生产技术24病虫害防治35苗木质量分级36苗木出圃及运输47质量检测5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2、。本标准由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允所、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起草人:肖前刚、曾珍、庄丽、杨俊、杨科、谢文娟、廖兴勇、张庭昊、王勇军、田振锋、张阳、杨波、胡元跃、胡昌川、蒋丽琼。蜡梅观赏苗木嫁接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蜡梅观赏苗木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苗木质量分级、苗木11!圃及运输、质量检测。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蜡梅观赏苗木嫁接培育及质量分级。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蜡梅别名腊梅,拉丁学名Chifnonanthuspraecox,蜡梅科,蜡

3、梅属,落叶丛生灌木。2.2观赏苗木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绿化美化环境的植物。2.3苗高或称株高,指苗木从地径至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2.4冠径或称冠幅,指苗木树冠垂直投影的南北、东西直径的平均值。2.5嫁接苗人工嫁接方法繁殖培育的苗木。3生产技术3.1嫁接育苗技术3.1.1接穗的剪取和处理在素心、磬口或金钟等优良品种的蜡梅壮龄树上,选粗壮而较长的1年生枝条,截去顶梢,接穗长约6cm〜7cm,削取长切面时宜浅,以略微露出木质部为宜。3.1.2砧木选择砧木选用分株后培养2〜3年的“狗蝇腊梅”,也可用蜡梅实生苗(4〜5年生)。3.1.3嫁接在3〜4月份,当蜡梅叶芽萌动有麦粒大

4、小吋进行切接。绑扎好在接口处涂上泥浆,然后堆土封起来,接后约一个月左右,即可扒开封土检查成活情况。3.1.4嫁接后管理发芽后及时除去砧木萌麋和接穗花芽。嫁接苗生长至30cm时,及时去掉塑料包扎带防止缢伤,并覆土促进接穗生根以防风折。适时施肥、人工除杂草、防治病虫。3.2规格苗培育3.2.1苗木移植3.2.1.1春季萌芽前移植,嫁接后留床1年再移植。挖取成苗根部萌藥苗带土移栽。3.2.1.2裸根苗移植要求根系舒展,栽正后压实穴土,浇足定根水;带土球移植时,穴口直径比土球大10cjn~20cm,穴底略施底肥并覆土2cm〜3cm,栽正后压紧穴土,浇足定根水。3.2.1.3移栽

5、时按株行距30cmX30cm定植到圃地中。3.2.2移植后管理2.2.2.1施肥施肥应在发芽后进行,以迟效肥为主,如畜禽圈肥、饼肥、动植物残体、骨粉及塘泥等有机肥料,液肥用腐熟稀薄的豆饼水或复合液肥。生长期间,每隔20天左右施1次液肥。为防止生长期脱肥,每年5月〜8月以稀薄的有机肥水或氮素化肥等追施2次〜3次。2.2.2.2水分移植后第一次浇透水,以后“干透浇透”。移植至成活阶段经常向叶片喷水。夏天平均1〜2天浇水一次,冬天浇水少,但保证土壤湿润,以防“干冻”。4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防治及其防治见表1。表1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病虫害名称发生时期危害症状或方式预防措施治疗方

6、法蜡梅炭疽病7月〜8月发病一直延续到秋季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处,发生在叶片上时,病斑近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8〜12毫米,灰褐色至灰白色,有吋呈淡红色,边缘红褐色至褐色,后期病斑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抱子盘。严重的病斑易破裂。花谢后发叶前重修剪1次,剪除病弱枝、枯枝、交叉枝。加强养护,增强树势。盆栽时盆土不能积水。发病时喷25%炭疽灵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00倍液,或75%

7、5菌淸1000倍液。上述药剂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蜡梅叶斑病5月下旬主要危害叶片和嫩枝。叶片染病时发生在叶尖或叶缘,初生黑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褐色

8、,后期病斑呈灰白色至灰褐色,并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砲子盘。嫩枝染病在枝梢上产生枯死段,秋季在枯死梢的病斑产生黑色小粒点。发病重的提前落叶,影响花莆的形成和观赏。秋末冬初清除病枝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镒5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5苗木质量分级以苗高作为质量分级主要衡量指标,其质量分级见表2。表2质量分级项目[级苗II级苗分枝数从杆径cm分枝数从杆径cm苗高cm40〜80>5>0.84〜50.6〜0.8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