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岩堆地表注浆试验方案2015

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岩堆地表注浆试验方案2015

ID:30800234

大小:914.52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1-03

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岩堆地表注浆试验方案2015_第1页
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岩堆地表注浆试验方案2015_第2页
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岩堆地表注浆试验方案2015_第3页
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岩堆地表注浆试验方案2015_第4页
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岩堆地表注浆试验方案2015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岩堆地表注浆试验方案20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建田师府至桓仁铁路TH-2标工程(DK33+500~DK73+980.88)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岩堆地表注浆试验方案中国铁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田桓铁路TH-2标工程项目经理部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岩堆地表注浆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地质概况田桓铁路人前石岭隧道位于本溪市桓仁县八里甸子镇大前石岭山,隧道进口自然坡度22.5度,地势起伏,大部分为植被覆盖,植被茂密,多为乔木及灌木,少部分为裸露岩堆。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岩堆体植被茂密,少部分裸露岩堆为石英砂岩,石块直径约0.3-1.2m,呈块石状,裸露表布青苔,松散,脚踩晃动。植被覆盖岩堆呈块石土、角砾土及

2、碎石土状,缝隙多填充粘土。根据现场调查、钻探及物探结果,厚度为26.3~48.4m,岩堆结构松散,孔隙度大,植被发育地区局部填充细颗粒,基本无粘结,下部地层为弱风化石英砂岩。岩堆的天然重度为22KN/ni3,含水量约20%,内膜摩擦角32度,黏聚力c二lOKPa,渗透系数K=60m/d,挖方边坡建议1:2.0。人前石岭隧道进口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位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标高415.55〜505.41mo2、探井揭示地质情况经探井开挖初步揭示:0~3.5m为块石堆积物,部分坡积物充填于块石之间,堆积物孔隙率在30%〜40%之间;3.5〜14m仍旧为块石

3、堆积结构,一般块石直径在25cm以内,个别块石可达2.0m,块石之间充填有碎石和粗砂,孔隙率约为40%〜50%;14〜19・6m为块石堆积体,块石直径与上面相当,充填有碎石和粗砂,块石约占40%,充填物总含量约20%,空隙率约40%。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1)施工要求:项口实行口标管理,高度重视,利用先进技术,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优质、高速、低耗完成工程施工。明确管理责任口标,做到岗位明确,责任到人,对每个工序都进行层层落实,层层把关。(2)质量口标:确保本项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3)工期口标:力争65天完成本项试验工程施工。(4

4、)安全生产目标:杜绝重大伤亡、设备隐患、火灾事故,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5)文明施工口标:执行现场标准化管理,创文明施工现场。(6)服务口标:与各方密切配合,为本项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7)技术保证条件①熟悉图纸、会审施工图,领会施工组织设计意图。提出主要材料、施工机具规格和需用量计划,并逐步落实供货单位及进场时间。②对业主提供的坐标和水准点进行复核,做好控制桩位和半永久性水准点的布设,作出放线测量报告并及时与建设方会签。③搭设施工临时设施,敷设现场临时水电供应管线。④确定设备设置位置,按顺序组织设备就位安装。(8)施工协调:①积

5、极参与包括业主、监理、设计、地质、施工等各方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②服从公安、环卫等政府部门的安排,认真处理好与周边单位的关系,减少外来干扰,把主要精力投入施工,决不能因外界矛盾而影响施工。③及时协调各班组之间可能岀现的才盾,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9)施工工艺:按地表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组织施工。(10)测量放样:开始施工前,项目部组织测量人员对业主所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点(网)及其成果进行复测,确认无误后进行控制桩加密,并形成测量成果,作为以后现场施工测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并对拟使用于工程的测量器具进行检查,确

6、保测量仪器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并且要求测量人员持证上岗。4、施工平面图布置根据图纸里程,在洞口上方图纸范围内平整场地,修好临时施工便道,坡度适宜钻机进入施工场地,浆液制备放在三道河子大雅河特大桥37#挖井基础大里程右侧20m平台上。二、试验目的结合1#、2#探井开挖揭示情况及2014年初步注浆试验情况,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岩堆注浆存在巨大困难,为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进口岩堆注浆工艺和施工参数,编制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岩堆地表注浆方案,其试验目的如下:1、在孔隙率大、石块块径大及硬度大的岩堆中进行成孔试验,确定故终的成孔工艺;2、注浆采用袖阀注浆丁艺,地表注浆外

7、部帷幕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通过试验确定双液浆的最佳配合比;帷幕内部采用普通水泥浆、硫铝酸盐水泥浆,通过试验确定浆液的最佳配合比;3、通过试验确定内部注浆材料(普通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确定注浆时间和注浆压力等技术参数;4、通过试验确定合适的注浆方法、浆液变换等;5、通过试验,确定在满足设计注浆孔间距、深度条件下的注浆量;6、通过试验确定机械设备及人员安排。三、试验的编制依据1、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2、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修订版);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

8、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5、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6、大前石岭隧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