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蛛网效应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

基于蛛网效应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

ID:308071

大小:33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07-21

基于蛛网效应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_第1页
基于蛛网效应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_第2页
基于蛛网效应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_第3页
基于蛛网效应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_第4页
基于蛛网效应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蛛网效应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蛛网效应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学院(系):经管学院专业年级:市场营销07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合作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1年6月10日基于蛛网效应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1.导言1.1选题背景我国作为世界上猪肉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们肉食主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流通体制的改革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猪的存栏数和出栏数逐年快速增加,目前我国生猪出栏量约为6亿头,占世界生猪出栏量的50%,我国养猪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

2、要的地位,同时我国的养猪业在我国的畜牧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养猪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一方面可以升级居民的膳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扩大我国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振兴农村经济,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因此养猪业的稳定发展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还关系到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合理的升级及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养猪业的发展动态,不断提出切实可行的调整政策,以保证猪业稳定发展。猪肉价格的波动是研究养猪业发展

3、动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其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对整个农产品市场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流通体制下我国采取猪肉派购,养猪规模和猪肉价格均由国家宏观调控所决定,猪肉的供给和需求稳定,因而价格的波动趋势不明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到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放开对猪肉市场的控制,猪肉的供给和需求由市场经济内在规律所决定,此时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自身的滞后性缺点加之养猪业从生产到供给需要一段时间,时间点呈离散状态分布,养猪户总是将本期猪肉市场价格作为下期猪肉的预期价格,从

4、而以此来决定下期的养猪规模,这就难免会造成价高蜂拥而上,价低全线收缩的现象出现,这不仅对养猪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中重要的是严重影响居民肉来消费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对猪肉价格的实证研究很有必要,针对不同阶段的波动状态提粗出应策略,抑制猪肉价格的过度波动。1.2选题目的我国的养猪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生产和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认识我国猪肉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规律可以为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有利于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

5、我国养猪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本文以我国养猪产业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运用传统蛛网模型研究中国猪肉产量与猪肉市场价格及产量的自发波动趋势,结合从1996至2010-11-年相关数据,明确供给和需求状况并加以数字量化,分析我国养猪产业的蛛网效应,并且进一步分析造成价格波动的相关因素,一方面为养猪户促进增收,改变“谷贱伤农”现象提供了思路与对策,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对如何稳定养猪的规模,抑制价格过度波动,走出蛛网困境,推动养猪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数据参考及策略建议。1.3选题意义1.3.

6、1理论意义:通过搜集和阅读发现猪业乃至整个畜牧业的有关产业状况、发展前景、市场营销以及业态管理等方面的文献很多,针对养猪产业发展策略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这些文献研究上,我国大多数学者定性地分析了整个养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但至今为止通过数学模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分析猪肉价格波动规律的文献少之又少,所以本文通过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及蛛网模型等数量经济手段从量上阐述了养猪产业的蛛网效应,不仅给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带来了极大的参考价值,而且还是对畜牧发展理论研究

7、的有效补充。1.3.2现实意义:通过查阅历年统计年鉴、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历年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中国畜牧业信息网、中国猪业网等相关文献及相关网络资源明确我国养猪产业生产及销售情况,运用蛛网模型分析我国养猪产业产量及价格波动趋势,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会推动全国养猪产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该项研究对经济发展拥有巨大的现实意义。1.4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综述1.4.1国内外研究动态文博(2005)在《抑制农产品价格

8、过度波动的新视角》一文中运用了传统蛛网模型分析了农产品价格发散式波动的内在机制,并且做了“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分析,从而预测了下期农产品价格走势,同时提出为了稳定价格,抑制波动应该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培养企业的期货交易意识,建立价格风险管理机制和建立以粮站为基础的全国性的农产品交易公司,从而全方位的防止价格过度波动及其所带来的巨大损失。鲁晓旭,张吉力(2010)在《基于蛛网模型理论的柑橘生产和价格波动分析》一文中运用传统蛛网模型研究了中国柑橘类产量与柑橘市场价格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