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偏置反射面天线的辐射特性和焦点区域的评估

双偏置反射面天线的辐射特性和焦点区域的评估

ID:30810637

大小:664.4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1-03

双偏置反射面天线的辐射特性和焦点区域的评估_第1页
双偏置反射面天线的辐射特性和焦点区域的评估_第2页
双偏置反射面天线的辐射特性和焦点区域的评估_第3页
双偏置反射面天线的辐射特性和焦点区域的评估_第4页
双偏置反射面天线的辐射特性和焦点区域的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偏置反射面天线的辐射特性和焦点区域的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偏置反射面天线的焦区场辐射特性估计T.S.Bird,M.App.Sc,Ph.D.,andJ.L.Boomars关键字:天线传播,电波与电波散射,辐射摘要:冃前已冇对双曲面和抛物面的双偏置反射面天线的接收方式分析。运丿IJg.t.d方法分析偏置抛物面天线的散射场。在g.t.d方法中涉及两个边缘点和一个反射点。通常这个方法描述的是,从边缘点路径长度的梯度上判断是否存在反射点。在偏置双曲面上采用物理光学电流法,通过数值计算來分析焦区场及辐射特性。实验中采用频率为35GH乙闘波导阵列馈电的天线描述辐射方向图并与理论结果比较。在各种情况下,同极导向部件得到一致的结果。然而,实验天线产生的交叉

2、极化程度比预期更高。1引言在工程M用屮,反射而天线的馈源是复杂且尺寸庞人的。为有效避免孔径堵塞和长线馈源,往往采用改变反射器构造的方式。举例而言,区域卫星系统中的多波束天线,该天线馈源包括一簇角和波束成形网络。两个反射而的偏置结构能满足上述要求,如图1所示。双偏置反射而天线的馈源更加靠近主反射轴,而且不需为馈源和副反射器提供支架。由于开放的结构,难以排成一列,这使它在航天中的调度很复杂。人多数偏置反射系统的固有优点是馈源和反射而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小。然而,像单偏置、双偏置天线的缺点是只具有一个平而上的对称性。当使用线极化馈源或者圆极化馈源得到斜光束时,在非对称平而会产生很高的交叉极化。

3、由于副反射器的去极化作用,对于双偏置天线而言,可能会有比讥偏置天线更高的极化程度。图1双偏置反射面天线的几何结构当满足几何光学,馈源方向图为圆对称,交叉极化程度可以减小。tan—=—tan—(1)2M2Q是副反射器的偏置角度。%是馈源偏置角度。M=^~e-1£=九丄是双Illi面的离心率。可以通过设计耦合焦区场的同极成分的馈源來减小交叉5极化程度。Mizugutchetal和Albertsen完成了对双偏置反射面天线的分析。这些分析和其他分析⑷⑴]问是基于传输方式的。然阳,当使用接收方式时,如图2,只用增加一点额外的编程复杂度就町以计算出焦区辐射特性。在焦点区域,能够计算出一个实现在

4、给定的方向形成波束的最佳激励。这篇文章的冃的是提出接收情况下双偏置反射面天线的分析方法。分析中,描述的是双偏置反射面犬线,运用g.t.d从主反射面的散射区域计算副反射面上的感应电流。此外还描述了一种双偏宜反射犬线的实验研究。2天线的几何描述这篇文章中的双偏置反射器结构(如图i)rti—个偏置抛物面和双曲面构成。单叶双曲面的英中一个焦点是与抛物血的焦点重合的。与轴対称的反射系统相比,双偏置反射系统的儿何复杂程度是山独立变量的个数决定的。工程实践中,如体积和重量等因素少有考虑。为了消除孔径堵塞,实现特定的反射器边缘照射,应遵循其他约束条件。2.1偏移双曲面相对于焦点而言,偏置双曲面包含一

5、个半角代的锥。负z方向的偏置角为%。边缘的投射在XOY面(图%)是一个圆。其直径为Deff4/sin久cosPo+cosy/c中心(匚,())2/sin肖°cos+cosi//c偏置抛物而的边缘是一个椭圆,如图3b所示,主轴和副轴的长度为2sin/(4-1)(4-2)(4-3)manreflector图2双反射面天线接收方式分析椭関的中心坐标为(兀”,0,z”J-1.2•2sin_%+sirr化.(cosl//0+COSl//c)2在分析屮,用相对于锥的轴线的坐标系#是很方便的。考虑球坐标系,抛物面上的一点坐标转化关系为:x=Qcosgsinpy=Qsingsinpz=-pcosi/

6、/一cos§sini//sini//Q+cos屮cosi//Q球坐标上的-•点为x=xfcos0o-zsin必y=Vz=xsin0()+zcosy/{}2.2偏置双曲面从焦点处看去,副反射而边缘是锥体。轴倾斜角度为&o=q+2图3偏置抛物面a投影孔径b椭圆环c旋转坐标系&2=tan"1呗今)(9b)(pH=(pOH+a,对于双iW面的主轴来说,它的半锥如为3C=$-&i双曲而的边缘投射在与双曲而轴垂肓的平而上形成椭圆,如图4。边缘与Z轴最人距离是(10)幺0sin%+0曲)1+0COS(0h+心)其中,为了避免副在远场(%®)方向的反射器堵塞,必须满足下述方程:xL>xu-ftan

7、qcos©(11)xL=2ftan[(0o-$.)/2]是抛物面边缘和轴的最短距离。考虑球坐标,(/?,/©)的定义如图5所示,球坐标上一点P在副反射器上的坐标为x=xHcosa+Zhsinay=7?sin^sin0(12)z=-xusina+z〃cosa图4偏置双反射面及其投影椭圆图5在焦点坐标系下的焦区场xu=7?(cos0sin€)cos仇+cos&sin仇)Zh」(R—S(,+l))R=~e(31+w(cos0sin®sin0()一cos0co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