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总复习 备考集训 第30讲 力学实验探究专题

中考科学总复习 备考集训 第30讲 力学实验探究专题

ID:30813094

大小:20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3

中考科学总复习 备考集训 第30讲 力学实验探究专题_第1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备考集训 第30讲 力学实验探究专题_第2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备考集训 第30讲 力学实验探究专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总复习 备考集训 第30讲 力学实验探究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备考集训30 力学实验探究专题1.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情况是___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___。(2)由图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___0.1

2、6___m/s。(3)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___(答案合理即可)。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长木板、玻璃板及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匀速__直线运动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由甲、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粗糙程度__有关。(3)由__甲、乙__两图

3、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16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8__cm。(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__B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A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

4、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3)将与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细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__20__N。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选用以下能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形状相同的木块和铁块、表面平整的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等。小明做的部分实验如表所示(实验时,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序号实验方法图示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5、。“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1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把铁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铁块,使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3木块在下,铁块在上叠放在一起后放到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小明发现,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不相同,即

6、F1≠F2≠F3,且F1<F3。(1)比较1、3两次实验,由F1<F3得出的结论是___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___。(2)比较1、2两次实验,根据F1≠F2,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小明得出这个错误结论的原因是___没有控制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___。(3)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把摩擦力的大小转换为___拉力大小___。为了保证转换的正确性,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__。(4)小明想:木块表面粗糙还是铁块表面粗糙?请你利用现有器材

7、增加一次实验,解决小明的问题。写出实验方法和结论:方法___将铁块叠放在木块之下,重复步骤3的实验,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比较F3和F4的大小___;结论___若F3>F4,则说明木块的表面粗糙,若F3<F4,则说明铁块的表面粗糙___。5.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__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__,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

8、过观察___木块滑行的距离___来判断的。(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高度摆下,使钢球到达竖直位置的__速度__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__质量__的关系。实验次数钢球质量/g钢球下摆高度/cm木块滑行距离/cm1202030240205836020(3)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__甲__同学的建议。(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