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演讲稿

2018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演讲稿

ID:30822265

大小:50.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3

2018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演讲稿_第1页
2018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演讲稿_第2页
2018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演讲稿_第3页
2018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演讲稿_第4页
2018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演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演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8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演讲稿尊敬的徐晓书记,各位嘉宾,青年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是第2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们以“绿化荒漠守护家园”为主题隆重纪念这个日子,旨在回顾荒漠化对人类文明和家园的危害,反思如何避免黄沙湮没文明的历史重演,唤起青年一代“绿化荒漠守护家园”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凝聚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共识和决心。在此,我代表国家林业局,向参加今天活动的各位嘉宾和青年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参与荒漠化防治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地球是迄今为止科学探明唯一适于人类生存的家园,而荒漠化却是“地球的癌症”。《

2、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将荒漠定义为,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由于人类活动或气候变异引起的土地退化。荒漠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威胁粮食安全,加剧农村贫困。因此,它不仅是一个生态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发展问题。全球共有110多个国家、2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上世纪90年代,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3600万平方公里,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20亿美元。1981-XX年间,由于荒漠化影响,全球每年有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失去生产力,相当于每年损失粮食XX万吨。第5页共5页荒漠化还直接导致文明的终结!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乌鲁克城邦,尼罗河畔古埃及的“地中海粮仓”,古印度

3、河口草木繁茂的塔尔平原,玛雅人气势恢宏的宫殿神庙和富足的玉米王国,古丝绸之路上曾繁华无限的楼兰古城,如今都湮没在了黄沙之下。这些古老文明的消亡,无不揭示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荒漠化也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2.3万平方公里,分布在18个省(区、市)的500多个县,4亿人受到影响。风沙危害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流沙埋压农田、牧场、村庄,损毁铁路、公路、水利设施等现象屡见不鲜。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间,全国有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1000多万公顷草原退化,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黄河每年流入泥沙达16亿吨

4、。1993年“5.5”沙尘暴,造成近400人伤亡,有37万公顷耕地因沙土掩埋而绝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亿多元。荒漠化是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产物,但其根本的原因则是人类对自然索取的强度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极限和自我恢复能力,破坏了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往往成为直接的驱动因素,被称为“三口”问题的人口、牲口和灶口相叠加,直接导致了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滥”,加剧了荒漠化的形成。第5页共5页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有组织地开展防风固沙林建设。1978年起,

5、国家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全国防沙治沙工程,建立了全国荒漠化监测体系,开启了国家工程治理的新纪元。本世纪初,又开展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颁布了《防沙治沙法》,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建立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实施了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从制度上保证了依法治理、科学治理、综合治理,从而使荒漠化防治步入了快速推进的发展轨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我们实现了荒漠化面积持续十年净减少,年均缩减2491平方公里。根除了历史上“三刮四种”,就是刮三次风、下四次种的现象,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重大转变

6、,改善了生态、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向世界兑现了“绿色奥运”的承诺。京津风沙源区,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分别比XX年减少了18%、43%和22%。塔里木河、黑河下游的胡杨林重新焕发了生机,居延海恢复碧波荡漾,青海湖水位上涨了相当于6个西湖的水量。饱受风沙危害的三北地区粮食亩产提高了200多公斤,粮食产量由“低而不稳”转变为“稳产高产”;年果品产量达3600万吨,产值达537亿元,成为振兴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脱贫致富的拳头产品,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我国用事实证明了“地球癌症”是可以治愈的,也赢得了国际社会“世界履约看中国”的宝贵赞誉。党的十八大以

7、来,以习大大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的社会主义生态观。将“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为荒漠化防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治理要求。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展了京津风沙源工程治理范围,划定了森林、湿地和荒漠植被生态红线,启动第5页共5页动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试点,正在全面禁止全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这一系列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