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

ID:30848039

大小:4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4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宋词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课时作业6 辛弃疾词两首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栏杆拍遍 神鸦社鼓 远目 嬴取B.犹愁风雨 金戈铁马 天际 可堪C.红巾翠袖 邪阳草树 吴钩 季鹰D.千里清秋 气吞万里 登临 烽火解析:A.嬴—赢;B.犹—忧;C.邪—斜。答案:D2.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

2、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解析:B.“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风流”指英雄业绩;D.“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答案:A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B.C.D.解析:A项“清秋”都是凄清的秋季。B项“多情”,①多愁善感;②有情人。C项“赢得”都是落得的意思。D项“风流”都是指有功业有文采的人。答案:B4.从修辞角度看,下列

3、各句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A.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C.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解析:“红巾翠袖”是年轻女子的装束,用服装代人,这是借代修辞。答案

4、:A5.由于受诗词格律的限制,诗词中的句子中常有倒置的词序。下列选项中全属于这一情况的一组是(  )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③故国神游 ④多情应笑我 ⑤雁自回时,月满西楼 ⑥早生华发A.①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⑥解析:①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③为“神游故国”;④为“应笑我多情”;⑥为“华发早生”。答案:C6.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古战场。B.“卷起千堆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5、。D.“吴钩”指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解析:应为儒者的装束。答案:C7.下列诗句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解析:例句写景抒情,充满对古人已去、世事已非的感慨。A项,写春景,抒写春来无人赏的感慨;B项,写寒食节,寒食节家家禁烟

6、火,而汉宫却传蜡烛,富含讽喻之意;C项,写宫女的幽怨,揭露皇帝生活的腐化;D项,与例句意境同。答案:D8.下列词句中有关典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句中运用了晋朝人张翰闻秋风而归故乡的典故。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

7、底线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句中运用了三国时刘备拜访陈登的故事。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句中运用了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伐北魏的典故。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赵国老将廉颇的典故,是用来隐喻自己的。解析:B项中“刘备拜访陈登”错,应是“许汜向刘备诉说自己拜访陈登”。答案:B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9~10题。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

8、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9.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想象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B.词中“倩何人唤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