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匿名举报事件

调查匿名举报事件

ID:30856115

大小:81.0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04

调查匿名举报事件_第1页
调查匿名举报事件_第2页
调查匿名举报事件_第3页
调查匿名举报事件_第4页
调查匿名举报事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调查匿名举报事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调查匿名举报事件浅析匿名举报的成因及对策举报是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主渠道之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由于腐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区域性,要想形成对腐败分子强大的震慑作用,还得依靠人民群众。反腐倡廉工作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鼓励、引导、规范,才能形成反腐倡廉工作的大格局:在XX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中,有%来源于信访举报。而XX年至XX年的5年时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举报线索近万件,查办职务犯罪的线索70%来自举报。群众举报已成为反腐倡廉、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举报在反腐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举报的质量对于有效打击腐败尤为重要。但在

2、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不少举报线索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案件线索中有近60%为匿名举报,即:在举报材料中不署举报人的姓名或不署真实姓名的举报。近些年来,虽然各级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在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方面作了诸多尝试,但收效甚微。因此,认清匿名举报的社会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进而有效引导实名举报,从而提升举报线索质量,仍然是信访举报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匿名举报存在的原因匿名举报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从当前举报工作的实践看,匿名举报作为目前举报的主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的情况屡屡发生,群众对执法环境有顾虑举报原本是

3、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然而一些领导干部不但不愿意接受监督,不同意见难以接受,还想方设法用各种手段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虽然近年来司法机关加大了查处打击报复举报人的力度,然而,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国家为举报人提供的保护尤其是事前保护,近乎为零。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全国每年发生的举报人致残、致死案件,从上世纪90年代每年不足500件,上升到现在的每年1200多件:同原河北省省委书记程维高进行了长达8年抗争的郭光允说:?反腐败的牺牲真的太大了,一生可能都会搭进去。?因举报,郭光允曾被劳教两年,还落得个重病缠身,程维高落马后,郭光允仍然受到死亡威胁;被媒体称为?反腐败

4、英雄?的沈阳离休老干部周伟,同样因举报换来了两年劳教,?慕马?彻底倒台后,周伟才被提前从劳教所?抬?出来,此后他的待遇长期没有得到恢复落实。因举报辽宁省抚顺市原市委书记周银校,于瑾从被网上通缉到2年有期徒刑,从一个富有的房地产开发商到一无所有;因举报县领导违法问题的四川省武胜县工商局党组书记龚远明左脚脚筋被砍断;因举报河南省平顶山市原政法委书记李长河,吕净一先是被免职,接着因?涉嫌挪用公款?被刑事拘留,后又遭行刺造成重伤,妻子则被刺身亡举报本是光明正大的事,正义的举报应当堂堂正正地署名。但现实给正直、善良的举报人深深地上了一课,这是当前匿名举报比例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不知详情,怕

5、举报失误承担责任。此类举报人掌握的不是第一手材料,仅是怀疑或道听途说,出于对腐败现象的痛恨和对不良风气的厌恶,从而进行举报。但因对自己反映的问题能否查实、是否构成违法犯罪心中无底,又怕反映的问题与事实一旦有岀入要承担诬告、陷害的法律责任,而不敢实名举报。个别举报人别有用心,为泄私愤,打着举报的幌子,故意捏造、歪曲事实,以达到报复诬害被举报人之目的。此类举报人为逃避责任追究,自然不会署实名。举报人对纪检、监察或检察机关不信任。主要表现在被举报人权力大、关系多,怕相关部门查不了,或被举报人与反腐机关工作人员关系特殊等。此外,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工作人员不注意工作方法,粗暴对待举报人,甚至个

6、别干部不严守保密纪律,造成举报内容、举报人的身份泄密,使群众对举报工作产生了猜疑和不信任;同时,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对实名举报案件未能及时调查、反馈,也降低了群众实名举报的热情。二、匿名举报的弊端匿名举报作为群众实施民主监督和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一种方式,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存在着不少弊端:不利于案件调查。大多数匿名举报反映的问题往往比较抽象、简单,有些举报信只是把事情写了一半或一小部分,提供的线索不具体、不充分,办案人员不得不从其他途径再核实、收集材料,导致初查工作走弯路,甚至无从着手,贻误战机,致使案件难以深查细究。引起重复、多头信访。不少匿名举报反

7、映的问题,虽已作了调查处理,但由于是匿名举报,办案机关无法将处理情况向举报人反馈或作出解释、说明,常常引起再次举报,甚至越级举报。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的匿名举报人缺乏责任感,甚至无中生有、恶意中伤,这既妨碍了正常的信访举报及办案机关的侦查工作,又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三、采取相应对策,抑制匿名举报居高不下的现状解决匿名举报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真正做到对举报人的有效保护。举报人是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反腐败的同盟军,举报人一般会被犯罪分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打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