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310《游褒禅山记》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310《游褒禅山记》

ID:30860720

大小:107.7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4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310《游褒禅山记》_第1页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310《游褒禅山记》_第2页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310《游褒禅山记》_第3页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310《游褒禅山记》_第4页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310《游褒禅山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310《游褒禅山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游褒禅山记一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二预习方案方法指导1、看注释,疏通文意。2、梳理本文文言知识。(一)基本任务1、背景介绍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2、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霰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悄拔,在唐宋八大

3、家中独树一帜,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2、相关知识(1)背景资料:《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冋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儿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

4、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英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启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冇远人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人钊冇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I-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

5、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屮空的大石中,内冇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冇“褒山禅寺”四个锚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己荡然无存。3、词语积累(1)正音无物以相(xiang)之何可胜(she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门)

6、(2)一词多义[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竞,竞然,居然)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道]有碑仆道(路,道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于定废先王Z道,焚百家Z言,以愚黔首(主张)何可胜道也哉(说,讲)策之不以其道(方法)[盖]日初出人如车盖(车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况刘豫州王一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7、盖英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文1独其为文犹可识,FI“花山”(文字)不以木为Z者,文理有疏密(纹)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文过饰非(掩饰)[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吴广以为然(对,止确)冇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己少(但,但是)(3)[舌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盖其又深,则其至义加少矣(到达的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画线的词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认为“其至”“险远”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

8、),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婆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讲它们是形容词用作名词。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用作动词。)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