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毕业论文

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毕业论文

ID:30865875

大小:452.4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1-04

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毕业论文_第1页
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毕业论文_第2页
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毕业论文_第3页
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毕业论文_第4页
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摘要】本文运用经典激励理论和实际经验数据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国有企业管理层存在整体激励不足、激励方式单一的问题。本文认为为了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运用多种激励方式构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体系。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一、引言企业的内部资源如何得到有效配置?企业成员的活动如何得到有效的监督?这是两个直接影响企业效率的重要问题。企业管理者是担负上述两项重要职责的关键人物,如何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是所有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就整个激励体系而言,企业所有权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激励机制。拥有所有权就意味着能

2、够获取企业的剩余收益,剩余索取权将促使管理者最大可能地付出努力去管理企业和监督企业的其他成员。然而,能让所有权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效力的仅限于古典企业,即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是同一人的企业。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产生分离,管理者和所有者不再是一个人,所有者因承担剩余风险而获得剩余收益,而管理者将无法受到剩余收益的激励。企业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摘要】本文运用经典激励理论和实际经验数据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国有企业管理层存在整体激励不足、激励方式单一的问题。本文认为为了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运用多

3、种激励方式构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体系。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一、引言企业的内部资源如何得到有效配置?企业成员的活动如何得到有效的监督?这是两个直接影响企业效率的重要问题。企业管理者是担负上述两项重要职责的关键人物,如何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是所有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就整个激励体系而言,企业所有权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激励机制。拥有所有权就意味着能够获取企业的剩余收益,剩余索取权将促使管理者最大可能地付出努力去管理企业和监督企业的其他成员。然而,能让所有权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效力的仅限于古典企业,即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是同一人的企业。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产生

4、分离,管理者和所有者不再是一个人,所有者因承担剩余风险而获得剩余收益,而管理者将无法受到剩余收益的激励。企业管理者成为所有者的代理人,他们的价值目标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再是企业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因为管理层的“努力”是一个极难观察的投入要素,所有者很难以固定的报酬换取管理层的“努力”。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所有者要想激励管理层努力工作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这部分代价在激励理论中被称作“信息租金”。由此可以看出,只要管理层并非企业所有者本身,所有者要想获得管理者的努力就要承担“信息租金”,这是一个无论私有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必定面临的问题。不管是私有企业所有者还是国

5、有企业的所有者,其激励的目标都是以最低的“信息租金”换取管理层最大的“努力”。因此,从本质上看,管理层的激励并不存在企业所有制的差异。本文认为,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运用多种激励方式构建有效率的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重要立足点。二、企业管理层激励理论1、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契约激励理论契约激励理论认为由于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差距,管理者知道的关于企业运营的信息多于所有者,这种信息不对称在根本上影响了双方之间契约关系。为了实现企业效率,需要针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设计出能够揭示管理层私人信息的契约,而这种契约只能通过给予管理层某种好处来实现,这对所有者

6、是一种成本。一个好的激励契约就是能够在所有者承担一定成本的条件下最大可能地激励管理层,或者说,能在激励管理层的同时让所有者承担最小的信息成本。一般来说,这样的激励契约必须满足两个约束,一个是参与约束;一个是激励相容约束。简单地说,就是既要保证契约的可行性又要保证契约的有效性。企业现行的许多对于管理层的激励方式都是依据上述原理,如奖金制度、股票激励制度,股票期权计划等等。2、控制权激励理论控制权激励理论认为:当无法通过所有权直接激励管理层的时候,对所有权进行分割、授权会成为一种间接的控制权激励机制。企业控制权是一项有价值的企业资产,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资源的配置权,

7、拥有了控制权也就意味着拥有了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的能力。正如哈特(1988)所指出的:“在许多情形下,剩余控制权的持有者也拥有重要的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髙度互补的。”很多理论研究在不同角度上论证了控制权对于管理层的激励作用。Jensen和Meckling(1992)在论述专有知识和组织结构时指出:由于专有知识的交易存在很高的交易成本,所有者无法通过价格机制直接交易获得管理者的知识和才能,因此,通常将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下放给管理者并以此获得专用知识的产出效率。Aghion和Tirole(1997)从不完全合同角度分析了企业中实际权力和正式权力的区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