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医教《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ID:30879102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4

医教《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医教《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医教《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医教《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教学设计班级听力二班学科数学教师张玉娟课题《连乘应用题》课型新授时间2012年4月课程资源准备教学课件教材分析《连乘应用题》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数学第十册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已学了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学习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性问题,能列分步算式、能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这节课重点让学生学会分析连乘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够找出数量关系式,根据关系式解答应用题。比较难的也是根据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式。如果分析时理解不上去,就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找数量关系。学情分析陆向东、张浩是听力二班的学生,他们是这个

2、班级里听力比较好的学生。陆向东同学是一个学习、做事都比较认真的学生,张浩是一个比较聪明、但学习、做事有点“小马虎”的学生。他们俩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还算是比较好,但是有时比较懒惰,学习的效果就不太好。最近一段吋间可能是助听器老化的原因,我发现他们的听力不如去年好。教学目标1、使学牛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求问题出发进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确定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3、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康复目标1、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并能够用第一种方法解答。2、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果园里的果子熟了,田野里的庄稼也熟了。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们在地里收庄稼,小动物们也忙着在果园里收水果呢。二、学

4、习新知:师:我们先到果园去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1、课件岀示果园图片(1)找一找在图上你发现了什么?已知条件:桃树48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问题:苹果树有多少棵?(2)分析题意,解答问题。要求苹果树有多少棵,我们就要知道谁的棵数?(梨树)题中直接告诉我们了吗?没有能求吗?根据哪个条件就能求?所以我们就先求梨树有多少棵?(板书:1、梨树有多少棵?)怎么列算式?(板书:48X3)梨树的棵数知道了,这回我们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我们第二个问题就解决(板书:2、苹果树有多少棵?)怎么列算式?(3)我们刚刚用分步的方法解决了

5、问题,你能不能列一个综合算式?(4)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乘应用题》,我们既可以分步来做,也可以列综合算式来解答。2、课件出示小动物收苹果的图片师:果园里的苹果又大又红,真叫人喜欢,小动物们也来帮忙收苹果了。看,在图上你发现了什么?(1)学生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读题。(2)分析应用题(3)解答问题。这里采用创设情境导入,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里让学生看图片,在图上发现数学信息,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根据孩子“自己发现的问题解决会更有兴趣”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已知条件和问题,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教与学的

6、过程设计意图三、巩固练习师:果园里小动物在忙着收水果,田野上农民伯伯也在忙着收庄稼呢。出示课件农民收庄稼的习题(3道)四、趣味题在一个古老的房子里,有七个房间;每个房间都养着七只猫;每只猫都捕到七只鼠;每只鼠都吃掉七块面包。你能求岀猫、老鼠、面包的数量各有多少吗?五、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吗?在学习新知后,及吋安排练习巩固,对学生来说及时巩固了新知,对于教师来说,能够及时的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以便对学生进行辅导。安排趣味题也是对新知的一个拓展。作业指引一、出示作业题1、某农场工人收谷子,分成4组,每组11人,平均每人收45千

7、克。一共收谷子多少千克?2、某农场用收割机收割玉米,每台收割机每天收割25.8亩,4台这样的收割机5天收完。这个农场种玉米多少亩?二、学生独立完成三、教师面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了连乘应用题。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学生基本上可以根据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式、提岀关键性的问题,然后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这节课学生虽然学会了连乘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但是我觉得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课上教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2)由于高估了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方法(从已知条件入手分析,从问题入手分析)都教给了学生,弄得学生有点糊涂,没办法又告诉学

8、生就用从已知条件入手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弄得很罗嗦,又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在以后教育教学屮,在课前一定要好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争取课堂效率达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