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 .doc

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 .doc

ID:30879921

大小:3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4

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 .doc_第1页
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 .doc_第2页
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 .doc_第3页
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 .doc_第4页
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三代领导人民主途径  论文摘要: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民主来说,选择实现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选择了自下而上的群众政治运动.邓小平则强调建立完善的民主制度.走“法治”之路,江泽民不仅继承这条正确的道路,而且将“法治”作为执政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制定出具体的民主政治建设基本纲领和措施。社会主义民主正一步步走出曲折

2、,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向希望的目标。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民主该是什么样的呢?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要在中国实现“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川的民主建设目标。邓小平多次重提毛泽东的这一设想,也把获得这种民主局面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依法治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来说,目标确立

3、后,选择实现的途径就具有首要的意义。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对此进行了不同的探索。  一、毛泽东对民主实现途径的选择—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靠什么实现民主?毛泽东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革命战争时期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实现民主主要靠党的干部的民主作风和制度建设两条途径,但强调前者是主要途径。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毛泽东本人政治影响的提高.他日益为亿万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所鼓舞、感染,越发信赖群众的热情和干部的作风.对制度的重视程度逐步下降,开始寻求通过

4、群众性“大民主”的手段来实现民主。1958年秋,他明确指出:‘.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民主的实现和群众运动开始融为一体。“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自下而上地放手发动群众”把群众运动当成了实现民主的主要途径。当然,这样做最终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民主,没有带来二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反而是“打倒一切”和‘’全面内战”。毛泽东为什么最终会选择群众运动来实现民主呢?  首先源于毛泽东对群众运动的认识。毛泽东之所以认为民主离不开群众运动.除了他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外,还源于他对群众运动的以下认识:第一,群众

5、运动是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既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凡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事情,就应该让群众参与。1958年8月,他曾要求干部在布置各项工作时都要经过群众鸣放辩论,指出计划指标不经群众辩论主意是你们的,辩论后,群众自己是主人了,干劲自然足。日弓他认为,“文革”中人民群众空前广泛地参与革命才最接近他所倡导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第二.群众运动也是人民群众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人民的自我教育一直被毛泽东视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功能。这是一个创见。但他同时又认为,人民自我教育的实现只有在群众性斗争中才能实现。

6、在毛泽东看来,反右斗争、“大跃进”运动和“文革”等“大民主”形式,是为人民群众提供的通过大风大浪分辨真理和谬论、区分香花和毒草,明辨是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解放的提高政治觉悟的极好途径。毛泽东的这些认识虽体现了他对群众创造力的尊重,但在那时的中国“以为把群众哄起来,就是民主,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一哄起来就是打内战”。邓小平的话一语中的。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问题上,依赖群众运动的自发性,只能导致混乱。  其次是由毛泽东的民主观决定的。毛泽东的民主观也有一个发展转变的过程,从革命战争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7、毛泽东信奉“人民民主”、“人民主权”和“人民权力本位”,“人民”成为其民主观的核心内容。这时期的民主观不仅揭示出社会主义一定要民主的终极依据,而且从保障民主权利的行使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建。尤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彻底解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问题。但创建这些制度,并不意味着毛泽东在制度问题上的认识的转变。1957年以后,随着党政干部队伍中官僚主义、腐败等问题的出现,毛泽东认为是对他1945年“跳出历史周期率”思想的违背,是由于群众没能充分、全面地发动起来。于是自然的结果就是选择能最大限度发动群众的

8、、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为内容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民主在这时毛泽东的思想中变成了绝对化的工具和手段,不要制度法律的“大民主”和群治思想成为这一时期毛泽东民主观的核心内容。  第三,与毛泽东对制度和法律的认识分不开。毛泽东重视民主作风的培育,但并非无视制度建设。无论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建国初期,毛泽东对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